“三实”管理制度为预防欠薪提供了一个企业层面的实践范例,期待其他企业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切切实实维护农民工利益,为构建企业、职工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据1月5日《工人日报》报道,一位在装饰工程领域摸爬滚打了22年的企业家,用他的承诺和行动诠释了恪守诚信的为企之道。他坚持“不拖欠一分血汗钱”的原则,并通过实行独特的实名、实工、实资“三实”管理制度,确保工资的按时、足量发放。其中,实名制度确保了农民工的考勤得到如实记录,实工制度让农民工对自己的工作量有清晰的认知,实资制度确保工资直接打到个人银行卡上,不经过第三人。“三实”管理制度激发了农民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以“三实”制度为基,让农民工明明白白干活,踏踏实实工作,安安心心领薪,企业靠“明白账”赢得农民工信任,农民工以良心活儿回报企业。“三实”管理制度以诚信为纽带,为构建企业和职工命运共同体搭建起了桥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维护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其在实施过程中展现出的“不拖欠一分血汗钱”的效能,为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确立了一种新的模式。
一段时间以来,为了确保农民工足额领取工资,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在建筑等农民工集中就业的行业,建立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确保每一名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清晰可查;在农民工工作场地,张贴工资发放“二维码”,方便农民工通过扫码查询工资发放情况;对于欠薪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限制市场准入;将恶意欠薪入刑等,为遏制欠薪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仍然存在欠薪现象,给根治农民工欠薪增加了新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关部门的调研显示,造成农民工欠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包括,一些企业由于内外部原因导致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一些企业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有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实名制管理制度有名无实,农民工工资发放不规范,没有采取月发放制度等,导致农民工工资发放从月欠发展到年欠;一些农民工由于担心就业不稳定,对企业的欠薪行为不敢维权等。不论哪种情况最终导致欠薪,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将农民工的利益放在心上,言行不一,不讲诚信都是主要原因。
“三实”管理制度之所以能够产生20多年来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成效,根源就在于企业管理者将诚信作为立企之本。一方面,“三实”管理制度延展了实名制管理的内容,让农民工的出勤记录更加真实,工效挂钩更加明确和透明,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三实”管理制度让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有据可查,按时按量发放得到了保障,解决了过去名实不副导致的拖欠工资问题,增强了农民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忠诚度。
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赢。一个能够长盛不衰的企业,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诚信的支撑。只有做到诚信经营,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赢得市场的认可。
在根治农民工欠薪的过程中,相关方面逐步构建起预防欠薪“制度、落实、监督、救济”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其中,制度是基础,为预防欠薪画出“红线”;落实是关键,任何一项制度只有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才能产生出应有的效能;监督是利剑,通过严格的监管让不法行为没有生存空间才能根治欠薪痼疾;救济是保障,通过法律援助等措施让农民工的利益不受损,让不法企业付出代价。“三实”管理制度将落实预防欠薪制度嵌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农民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了职工整体素质和产出的质量;另一方面,阳光、透明的管理模式也约束了行业不良竞争现象,促进行业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三实”管理制度还提高了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企业的整体效益也得到了提升。而这种正向的激励机制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实”管理制度为预防欠薪提供了一个企业层面的实践范例,期待其他企业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切切实实维护农民工利益,为构建企业、职工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赖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