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就业驿站托稳劳动者“饭碗”
免费早餐送环卫工人,让爱在寒冬升温
外卖餐盒回收 源头治理是关键
零食“学历造假”
“老年共病门诊” 值得借鉴推广
老字号守正创新 助力消费提档升级
举办游园活动凸显对环卫工关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就业驿站托稳劳动者“饭碗”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应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畅通就业渠道,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因地制宜设立就业驿站,打通服务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满足求职者就近求职、了解政策需求,方便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近日,《广东省就业驿站建设指引》发布,提出通过建设一批就业驿站,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近就地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12月18日《工人日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29万人;其中,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中国经济“三季报”交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的答卷,表明国民经济整体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经济进一步企稳向好,就业形势也持续保持稳定,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健全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切实解决群众就业的关心事、烦心事,特别是对重点就业人群来说,送信息、送服务、送保障等措施,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显得十分迫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当前阶段,更好满足就业需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促就业、稳就业还需要持续加力。就业驿站是就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基层一线的创新工作模式,也是促进就业的必要之举、有力之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应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畅通就业渠道,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因地制宜设立就业驿站,打通服务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满足求职者就近求职、了解政策需求,方便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让就业驿站成为劳动者的“就业加油站”。就业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涉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各部门应建立就业驿站,扩大服务半径,确保满足“15分钟就业服务圈”要求,完善“发现、服务、跟踪”机制,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对碰、进家入户排查等渠道,发现摸清各街镇社区辖内劳动力底数和就业服务需求,建立求职者信息台账,形成个性化就业服务档案,提升就业服务精准性。采集就业岗位,建立用工需求台账,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就业选择,精准匹配就业。就业驿站不仅仅为劳动者对接就业岗位,更要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学习新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思路。发挥好驿站服务企业群众的作用,切实把就业驿站打造成一个枢纽、一个窗口、一个满足群众需求的“就业加油站”。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坚持服务百姓、促成就业,以“点对点”输送、“面对面”招聘等方式开展就业对接,提供“一站式”服务,精准对接、靶向发力,以规范、便捷、高质量的服务促进稳定就业,推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潘铎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