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之路虽然曲折艰难,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道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并不断拓展“五小”活动领域,丰富其内涵、完善其标准、扩大其影响,定能让“五小”活动点亮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大舞台”,助力职企实现双赢。
电钻在厚度只有约0.15毫米的鹌鹑蛋表皮上钻孔,壳破而内膜不破;“手撕钢”厚度再减0.005毫米,让同样体积的电池容量能增加17%;AGV机器人自动行走避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这些奇思妙想、创新设计,是今年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的优秀成果,凝结着百万职工的创造活力。(11月28日 中工网)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些年来,面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工会组织积极引导相关单位,坚持“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创新观念,以“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等创新活动为切入点,不断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群众基础,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如山西省,自2015年以来,“五小”竞赛参赛职工2684.76万人次、单位3.76万家,产生创新成果68.73万余项,创造经济价值422.6亿元。在山西省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精选全省14项创新成果签约转化意向书,转化金额高达2585万元。无独有偶,在四川省,去年在全省开展的“五小”专项活动,节约和创造经济价值26.47亿元。山西、四川等地实例再次印证“五小”活动不小,它收获的是技能,提高的是效率,创造的是效益。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让人高兴的是:“五小”竞赛不仅被写进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并升格为“十四五”期间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期待各地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总结过去成功经验或做法,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多为职工创新创造提供平台和必要的支持,以激励更多职工大胆尝试新方法,探索新工艺,钻研新技术,促进职工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能无疑都会发生变化,只有以新理念、新格局引领谋划布局,才能实现高质量、有效率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科技创新之路虽然曲折艰难,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道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并不断拓展“五小”活动领域,丰富其内涵、完善其标准、扩大其影响,定能让“五小”活动点亮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大舞台”,助力职企实现双赢。
□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