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免申即享”“达标即享”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16米车厢传递“敬老爱老”理念
为村民筑牢消防“安全墙”
丰台46年老楼将“原拆原建”焕新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100%参与老楼拆除重建
丰台46年老楼将“原拆原建”焕新颜

 

近日,丰台区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启动“老楼拆除重建”工作。作为丰台区首个老楼拆除重建的试点项目,这座已有46年“楼龄”的老楼采取原拆原建方式进行,同时实施过程也由政府全盘操办改变为政府主导、居民共同决策。该项目居民征询率、参与率、签约率均达到100%,目前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90户居民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住房改造更新。在老楼新生的背后,是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路径”,为丰台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成功案例借鉴。

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的“前世”是1977年建设的一栋4层框架轻板简易楼。非成套住宅的结构让屋里冬冷夏热,楼本体也在近50年的风雨中“老态龙钟”。三层的李大爷是这栋楼的第一批住户,眼看着它从当年的引领风尚到如今成了危楼:“楼里都是共用卫生间和水房,好多住户在楼道内使用液化石油气罐做饭,实在太不方便了。”

为保障改建工作顺利进行,丰台城市更新集团与西罗园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成立了改建工作专班,科学组织工作开展,形成了标准化解疑释惑、模拟化讲解各类方案、数字化计算出资构成的新模式。从项目改建意向征询到实施方案公示,各阶段居民均有参与,实施主体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完善设计方案,切实考虑居民需求,从根本上满足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根据居民意见,此次改造采取“原拆原建”方式,原拆原建是指把老旧楼房进行大规模拆除,在原址再建新楼的模式,是一场老旧居民楼城市更新的尝试。

本次改造将充分利用可用空间,整体统筹设计,增加电梯、无障碍通道等,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地下一层将增加商服空间,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解决老楼安全隐患问题。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朱大旭 周舟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