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电子劳动合同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模拟体验”让安全教育更入心
急难问题“周清空” 提升职工幸福感
公共车位 岂能私设地锁
乡村希望书屋
为学校举办 “生活技能大赛”叫好
“定制公交”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子劳动合同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电子劳动合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要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形成“线上签约、链上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劳动合同电子化应用管理新模式,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更好维护用工双方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广东省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面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电子劳动合同签订、管理和服务。广东省人社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广东省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上线运行工作的通知》,对推广应用该平台作出部署。据介绍,该平台的上线应用,对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维护用工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具有积极作用。(10月30日《工人日报》)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电子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电子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政府部门对电子劳动合同这种新兴方式的肯定,有利于推进智能科技在企业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电子劳动合同的出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其无需面签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劳动合同签署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可以说是用工服务的一种流程再造,有助于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需要一整套签署流程和管理体系合法合规,推动电子劳动合同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改。在电子签名及电子数据的使用上,用人单位需要特别关注、确认用户是否为劳动者本人,即签署人的身份和签署意愿问题。

在数字化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的使用,同时应完善制度,防止电子劳动合同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因为涉及劳动者权益保障,在数据存储、使用和个人安全信息保护方面,除了通用性的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外,相关服务平台还应该具备更高标准的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尤其是劳动合同中有大量关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储和使用都需要相关法律进行规范和调整。而规避这些潜在风险,促进电子劳动合同更广泛、更有效地使用,需要社会各界协力推进。

与签署纸质版劳动合同相比,电子签署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用人单位的合同签署效率、提升管理水平、节约签约成本,实现从手动管理到人工智能化管理的转变。电子劳动合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要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形成“线上签约、链上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劳动合同电子化应用管理新模式,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更好维护用工双方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

□吴学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