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16载的坚守
何惧岁月荒凉
木匠西施
开展化妆品专项检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0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惧岁月荒凉
——读《叶嘉莹说诗词之美》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叶嘉莹说诗词之美》收录了她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和感受,也记录了她人生的因缘和心路历程。

《叶嘉莹说诗词之美》按照与诗词结缘、经历战乱、历经死生、从漂泊到归来、传承诗词的脉络,讲述了叶嘉莹的一生。她用99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心中有诗,何惧岁月荒凉。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如同古人一样,叶嘉莹的很多诗词,都是在极度悲凉的环境下创作而成,但她却说:“我的一生是不幸的,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诗词对她来说,不只是可以宣泄的出口,更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多舛的命运成就了叶先生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注解。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叶嘉莹的曾祖父是进士,她的父亲叶廷元熟读古籍,曾就读北大英文系,母亲李玉洁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在诗书满怀、书香萦袖的家庭氛围浸染之下,叶嘉莹3岁就开始学习古典诗词。15岁时,她曾为窗外濒死的蝴蝶写了一首《秋蝶》以追问人生意义之所在:“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1941年,17岁的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师从诗词名家、国学大师顾随。不幸的是,叶嘉莹的母亲于同年因子宫肌瘤术后感染,在火车归途中离世,受到沉重打击的叶嘉莹连写8首《哭母诗》。其一云:“我一辈子都是在命运之中,是顺服着命运,尽我最大的努力,在一切的挫折苦难之中站起来。”叶嘉莹与诗词的连接从未间断,她写过的诗里,藏着她的人生。

叶嘉莹先生说:“不去实现的梦就只是梦。”她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去台湾省不是自己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自己的选择,只有回国教书才真正是自己的选择。那时已50多岁的叶先生在加拿大有稳定的工作,但是为了实现回国教书的梦,她坚持自己的选择,倾其一生把诗词之美传播给祖国的下一代。

经历了战火连天的少年时代、寄人篱下的早期生活,对诗词的热爱,帮助叶先生对抗困顿生活带来的苦涩。“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那不是弱德。弱德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持守,是在重大的不幸遭遇之下,负担承受并且要完成自己的一种力量。”

叶嘉莹的一生只追求一件事,也用一生做了一件事——传播古诗词之美。“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当是对叶嘉莹先生最贴切的称赞。

□胡胜盼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