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是城市过去开发的总结,也是城市新发展的起点。作为时代烙印之一,工业遗产记录着当年热火朝天的创业图景,将重要工业成就和历史事件发生地规划为历史记忆节点尤为必要。如何对待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工业遗产,是一门学问,考验着管理智慧。
清河的纺织、酒仙桥的电子、垡头的化工……这些当年北京城里的工业地标,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如今,虽然时代变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这座城市依然留存着大量的工业遗产。为了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保护,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工业遗产管理办法(试行)》,对留住几代人的历史记忆,维系北京“城市文脉”,讲好北京工业故事,具有重要意义。(10月23日《光明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发布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依托价值突出、内涵丰厚的重点工业遗产,开展工业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弘扬工业遗产当代价值。工信部同时也公示了拟认定的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北京电子管厂、沈阳造币厂和上海船厂等31处工业遗产入选。
工业时代留存下来的旧厂房、老园区,既是属于城市独特风貌,更承载着脚下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记忆。历史记忆是首钢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昔日轰鸣的钢铁厂房,如今作为景色优美的办公区、休闲区、创意文化区、体育训练基地和比赛场地,首钢园区的转型已见雏形。“工业遗产+文创园”的模式,正成为首都城市文化的新景观。
城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正是这一演进过程的生动见证。当下中国,正处于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有些产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疏解关停,但那些工业遗产、历史记忆却并非无用的包袱。
工业遗产,是城市过去开发的总结,也是城市新发展的起点。作为时代烙印之一,工业遗产记录着当年热火朝天的创业图景,将重要工业成就和历史事件发生地规划为历史记忆节点尤为必要。按照规划,首钢文创园以雕塑、景观铺地、景观墙等方式展示历史记忆,主要包括关于首钢历史的星火之源、百炼成钢、新硎初发、天宽海平、技术自主、一铸功成、材堪栋梁、改革先锋八个历史节点。将遗留下的工业遗产有效用好,可提升城市品位,更好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工业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蕴含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价值。老旧厂房华丽变身,并非“脑洞大开”、漫无目的,关键是要与城市新的发展步调融为一体。老建筑中蕴含着记忆和乡愁,在城市发展中要创新思路保护利用好。这其中,如何对待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工业遗产,是一门学问,考验着管理智慧。工业艺术与公共文化相依,工业记忆与城市发展相融,紧扣城市战略定位,把握城市发展大势,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挖掘文化发展新内涵,当工业遗产升级为城市复兴新地标,城市发展也就步入了又一个新境界。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