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需要长效机制
反诈直播进夜市,开启反诈宣传新模式
“小哥食堂” 多多益善
陷阱
“陪拍”行业 亟待规范发展
防范药品浪费 要多管齐下
服务职工心理健康需要更多“及时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3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需要长效机制

 

多部门聚焦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摁下“治理启动键”,并给出了治理时间表,回应了社会关切,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该项治理工作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有长期目标,在短期治理目标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8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单位,在京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今年年底前,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电视“套娃”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大力改善用户开机看电视的体验,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8月22日《人民日报》)

会员多、名目多、收费多、收费乱是人们收看智能电视普遍遭遇的烦心事。由于智能电视品牌大多自带一个内容平台,有免费内容和付费内容,接入的运营商网络或嵌入的其他视频平台也往往有各自的收费模式,因而,智能电视的收费主体、收费套餐很多并且不透明。打开智能电视,很多内容只提供几分钟的免费试看时间,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触发各种下载页面,被诱导开通各类付费会员。而付费会员也有很多细分模式,比如,看体育赛事要购买体育会员,看动画片要购买儿童成长会员,看电影要购买电影会员或影片券,投屏要购买电视端的会员;有的平台还根据投屏画面的清晰度划分会员等级……另外,一些平台在收费环节还有进一步的误导,“连续包月”“月度VIP”等收费并不相同,且收费模糊,有的平台声称首月收费几元或免费,但从第二个月开始的收费标准就悄悄提高了,甚至进入自动续费模式,让消费者稀里糊涂被扣费。

目前智能电视的收费,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拉低了消费者的收看体验,以致于“年轻人不愿看,老年人不会看”,而消费者的收看体验差又会给电视市场的发展带来减分项。显然,整治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势在必行。

多部门聚焦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摁下“治理启动键”,并给出了治理时间表,回应了社会关切,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根据部署,在今年年底前,针对电视“套娃”收费等问题应取得明显治理成效,对此,让人充满期待。但该项治理工作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有长期目标,在短期治理目标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监管部门有必要联合消协、行业协会等制定有关电视会员收费、操作模式的标准、规范,引导企业、平台整合会员收费环节,探索打包式收费,推进会员收费的透明、公开、诚信,推进操作模式的简约化,要明确企业越界的法律责任以及监管部门的干预措施。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宣传、不明码标价、误导收费等问题的打击力度,让违法侵权者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同时,立法部门、监管部门还可推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把电视“套娃”收费治理动作中的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利等写入法律,从而让治理动作上升为更具规范性、权威性、制约性、长效性的法律动作。

□李英锋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