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市大中小学思政大讲堂启动
小小“连心卡” 服务暖民心
北京燃气“菜单式”服务获点赞
京城茶友乐享非遗茶文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入
本市大中小学思政大讲堂启动

 

“小苹果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4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大讲堂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杨静、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泽清、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于洺三位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以“乡村振兴”为学习主题,共同展开议题式研讨。一年以来,首都高校以首善标准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助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促进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逐渐成为每一位首都师生的自觉追求。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入

如何让“静态”的思政理论与“动态”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在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交流会上,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们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以高校力量支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教研活动,从供给侧进一步优化双方思政教育一体化共推共建机制,这是首都教育系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搭建平台、增进智慧的有益尝试。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2019年起,北京持续开展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集中展示交流活动,经过四年积累,活动已成为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推进学校德育一体化的途径和展示首都广大教师育人风采的舞台。

“教师们虽然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育人的课程载体不同、方式不同,但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相同。” 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向珍说。

今年的第五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同天启动,活动将引导教师们在育人故事中收获成长、经验与感动,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与学生们共同开启更加入脑入心的“大思政”之旅。

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交上高质量答卷

实践中,北京市深入推进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创新人才培养培育高地和服务创新高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理支撑。

2021年,北京共有3个中心获首批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中心。今年,三个中心将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科技伦理、中外文明交流等主题开展座谈,重点交流以科研促教学的生动实践。

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金课”中央厨房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强化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聚焦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往新里走”“往精里走”“往实里走”的现实举措,高精尖创新中心目前已成为生产“金课”的中央厨房。

高精尖创新中心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模式、备课方式、科研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打造的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在多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高精尖创新中心着力打造高质量思政课课程资源体系,搭建“6+1”的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建成五大数据库,汇聚300余万条文献资源、4万册电子图书、13000多个微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

同时,高精尖创新中心在提升教师素养、提升课程效果、深化学科基础等方面持续发力,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推出的教学成果《孵化和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金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说,首都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整体性德育目标要求贯穿大中小各学段,讲深、讲透、讲活、讲准深刻道理,打造多学科同向育人的思政课程集群,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张劲 薛雨桐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