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美的风景
闪耀在历史天空里的一颗星
■征稿启事
“四强化”开展2023年度医疗器械抽检工作
如父如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闪耀在历史天空里的一颗星
——读《陈垣和家人(修订版)》
 

史学泰斗、大教育家陈垣先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作为南(陈寅恪)北两陈的“北陈”,他在大师云集的近代学术史上,是一个特例,没有家学和师承,未读过大学,更无留洋史,完全凭自己的刻苦自学,在中国宗教史、元史、校勘学以及历史文献学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毛泽东称赞为“国宝”大师。他在教育界的声名也是如雷贯耳,一生耕耘杏坛七十余年,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陈垣和家人》的作者是陈垣先生长孙陈智超的夫人曾庆瑛,书中依次介绍了陈垣先生及四位家人的生平往事,既有陈家三代历史学家的史学生平、治学往事和学术精神,也透露陈垣先生与先人、夫人的生活细节,补充了陈垣先生家庭及感情生活的重要材料。顺着作者的回忆,不仅能看到陈垣先生更为完整的学术人生和情感世界,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留给后人的宝贵思想遗产。

陈垣先生在史学园地辛勤耕耘数十年,著述宏富,影响巨大,不仅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学术遗产,更留下赤诚报国、严谨求真、开拓创新、使命担当的精神遗产。元史是陈垣先生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写作《元秘史译音用字考》时,他查阅各种版本的《元秘史》,从考察源流、断定年代到分析译音用字、寻找规律,收集编制数十万字的资料,最后形成一万多字的著作。在校对沈刻《元典章》时,因“不忽木”和 “不忽术”的一字之差,只因谈论内容牵涉到许多专门名词,除口谈之外,还需要借助笔谈,他与同处一室的陈寅恪笔谈12个回合。这些事例无不体现他治学之严谨、视野之宏阔、考据之缜密。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学术思想从专注考证到提倡“有意义之史学”的升华,身处沦陷区的他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以笔为刀撰成一系列激扬民族正气的著作,谱写了现代史学史上的出色篇章。北平解放前夕,陈垣三次拒绝了国民党向他发出的南下邀请,坚持留城迎接新中国的曙光。1959年,他更以79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学术生活和政治追求的新阶段。正是深植内心的爱国主义信念,使他以学术报国的方式在史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芬芳桃李人间盛,慰我平生种树心。”陈垣先生也是一位可为百世师表的大教育家,他的门下精英辈出,在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受他的影响,儿子陈乐素、孙子陈智超均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对后辈在学术上的引导与规劝甚至批评使他们的关系更像师生,足以展示他作为一名大教育家的一面。陈乐素进行中日关系史研究,在《日本研究》杂志上开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图解说明”等专栏,是受陈垣先生爱国情怀的影响和学术研究上的指导。孙子陈智超多次受到祖父亲自教导,在整理祖父和父亲遗著的过程中,他更学到了诸多“史学研究的好方法,增长了见识”。陈垣一直秉承热爱、负责、创新的教育理念,主持辅仁大学后,开启“教育救国”计划,亲自主持大一的国文课,开设在史学界开风气的 “中国史学名著选读”“中国史学名著评论”两门课程,在学生心中种下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种子。他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延揽和培养,破格推荐无中学学历证书的启功到辅仁大学教授大一国文,从做人、做学问到教书,对启功悉心培养,而启功也不负师恩,在学术和书画上取得很大成就。

陈垣先生如同闪耀在历史天空里一颗星,博大精深的学术和教育成就,以及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创新学术、无私奉献的“励耘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永不止步,不断前行。

□李钊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