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迈入怀柔法院的大门以来,历任怀柔区人民法院民庭书记员、审判员、民一庭副庭长、庙城人民法庭副庭长、民一庭庭长,现任桥梓人民法庭庭长,许英的司法审判之路已有27年之久。她将专注和担当贯穿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用一份笃定与坚持践行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
她是专注的法官
用严谨规范彰显专业素养
说起许英,同事们普遍认为她是法院里的“专家法官”,她办案严谨规范,做人刚正不阿,最让人钦佩的,就是她二十年如一日的担当精神和专业素养。
1999年,许英通过全国法官资格考试并被任命为怀柔区法院的一名助理审判员,那年的她还不满27岁。刚被任命为法官时,许英也曾因太年轻而被当事人申请回避。面对当事人不信任的目光,许英意识到自己的稚嫩,也深刻认识到虽有法律工作热情,却缺少阅历,是不能成为一名好法官的。从那时起,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她边干边学,经常和老法官、老前辈交流沟通,弥补自身审判经验的不足。一本案卷、一叠黑格纸、一个背包,许英不是带着书记员出门调取证据,就是进行现场勘察,回来便是反复分析案情、推敲判决。
“我是一个愿意主动学习的人,也很愿意接触新业务、新知识、新领域。”许英说。日复一日的学习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培养了她严谨规范的办案风格。她要求助理做好每一份笔录,即使是一通当事人的电话也要严格将内容记录在案。这种办案规范的作风让许英的案子总是从薄薄的几页纸变成厚厚的一本卷。在她看来,只有这沉甸甸的卷宗才经得起各类的检查、评查,做得到问心无愧。
许英是一个严谨、专注的法官,她反对敷衍出具判决。她认为每一份判决、每一个案件都体现着法院对社会价值的引领,而作为一名专业的法官,应当将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植入到信念里,融入到工作中,落实在审判上。在许英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她大胆突破1994年《劳动法》中“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情形,确立了“在具有职业病危害的行业中,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离岗前健康检查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审判理念,这一理念与两年后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完全吻合。
她是敢于担当的庭长
用以身作则营造庭室氛围
2011年1月,许英担任怀柔法院民一庭庭长,那年她39岁。在队伍的管理上,她坚持以身作则、边带边管,她用11年的时间,将自己严谨专注的工作作风、公正廉洁的职业素养一点一滴灌输到庭里每一位干警身上。许英在带队时总是愿意以身作则、带头表率,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她主动向前,化解了一件又一件“骨头案”。
2019年,正值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活动,随之产生的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等案件也不断增多。此类案件一直是民事审判中的“硬骨头”,法官“跑断腿”“磨破嘴”是常态,调解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一系列案件,时任民一庭庭长的许英主动扛下大部分涉“疏整促”相关案件,面对不配合法院工作的当事人,她一次次驱车前往当事人家中,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困难与要求,劝导他们合理维权,最终案件均妥善审结。
以身作则,以带促管是许英管理庭室的制胜法宝,她坚信优秀的审判队伍是管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她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事。“她是一名有实干风范的领导,总是冲锋陷阵在前。”作为民一庭的老法官,傅玉英对许英怀着满满的认可与赞赏。
怀柔法院民一庭现在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创造过全年上诉无发改的佳绩,多名干警撰写的案例多次入选《中国法院案例选》,还有的年轻干警在北京市司法技能大赛中获奖。民一庭也先后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
她是倾囊相授的严师
用实干风范培养审判标兵
在青年法官助理的眼中,许英在业务上是“极为专注的严师”。“我们几个年轻法官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对我们的开庭提纲、判决文书,庭长都会像老师改学生作业一样,矫正我们的思路,手把手教会我们怎么查明事实,怎么核实证据。”现在已经是怀柔法院审判专家和骨干的年轻法官这样说道。许英也十分注重对年轻助理的培养和指导,她会要求法官助理参加法官会议并畅所欲言。“全面细致的庭前准备、驾轻就熟的庭审风格、刨根问底的办案态度,我在许姐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她带过的法官助理曾这样说道。
许英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干警都是超越她的,她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经验倾囊传授给他人。她说:“培养一名法官要把眼光放到10年后,要把培养对象放在案子中去磨,时间久了审判嗅觉自然就有了。”于是,每一次庭务会不仅是许英部署日常工作的会议,也是她针对各个审判团队风险点和工作漏洞的提醒和总结。每一次专业法官会不仅是大家对案件进行研讨,更是大家相互借鉴和提升审判技能的平台。
2021年9月中旬,许英从民一庭庭长调整到怀柔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数量最多的桥梓人民法庭担任庭长职务。一年多来,许英不仅带头审理了一批又一批的涉众案件,而且通过与法庭辖区5个乡镇司法所开展的“庭所共建”活动,与司法所完成信息共享,让每一个乡镇司法所了解掌握所辖村落的案件数量、案件类型,便于司法所发挥乡镇司法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乡村的民风民俗,形成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余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