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指南
闭目养神有效养眼
冬天多喝水缓解手脚冰凉
鞋带系太紧脚易抽筋
北京公积金自助机年底实现全覆盖
开展新型吸入式 新冠疫苗安全质量 专项检查
老人警惕低血氧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指南

 

近期,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在家长们反映的问题中,有的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全身心投入新的生活,有的学生有点害怕这样的转变,还有些学生因为处在感染或康复期感到担忧和焦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门头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专家、门头沟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师冯丽伟开出应对疫情的心理配方,帮助大家安然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疫情期间常见的四种心理状态

第一种情况是自己没有感染,周围人也没有感染。这个时候你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比较有信心,认为不会被传染,出现过度自信的心理。当然,你也可能因为一直没有感染而陷入过度恐慌,听到各类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出现“幻阳”的症状。

第二种情况是自己未感染,但是周围人感染了。此时,有的人担心病毒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做出过度保护的举动,生病了也不敢去医院,拒绝任何社交,在家里坐卧不宁、心神不定,甚至会控制不住乱发脾气,出现过度焦虑的表现。

第三种情况是自己感染了,但是周围人没有感染。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很郁闷,心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反复思考这些问题以致难以入睡,造成睡眠规律紊乱、睡眠质量差。还有人担心自己将病毒传染给家人,陷入“都是我不好”的内疚情绪中。

第四种情况是自己感染并且周围人也感染了。这个时候全力对抗病毒,发现病毒并没有那么容易打败,可能会出现沮丧的情绪,食欲不振,有些人还有体重下降的情况。

四个心理配方应对“特殊时期”

面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主动防疫、回到当下。当你自己和周围人没有生病的情况下,要将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依然要提高防疫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警惕盲目乐观,客观认识疫情的风险。通过规律学习、制定计划并完成等过程性活动建立自我掌控感。

面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彼此尊重、接纳情绪。当周围人出现感染时,我们要尊重、理解出现症状的亲友,不指责、不排挤。同时,正视疫情信息,但每天关注时间不能太长,不要频繁阅读和讨论负面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疫情当前,要告诉自己,这种面对不正常情境时的反应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要允许它们的存在,不自责、不指责和抱怨他人。适度的焦虑对我们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身体的警觉水平,提高身体适应和应对能力。

面对第三种情况,我们要认知重建、积极暗示。当你生病而周围人没有生病时,你需要重新构建对病毒的认识,同时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重新掌握生活节奏,找回珍贵的日常。

面对第四种情况,当我们和周围人都感染病毒时,要发挥人际关系的作用。释放缓解情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沟通,可以给亲友打个电话、发个微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持良好的人际互动可以增强人的内在力量。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