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训是职业教育新的培训方式,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实训,但可以替代部分实体实训,应成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VR/AR/MR/XR等数字技术凭借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体验等独特优势,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后舱R2门洗手间失火,我来灭火,你去报告,你来辅助……”近日,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航空服务系高三学生董涵奇戴着VR眼镜、手握操纵柄,进行实训。她告诉记者,这套虚拟仿真设备能模拟机舱内的不同场景,学生根据场景练习标准口令、应急处置流程等,能更快掌握服务技能。(11月23日《工人日报》)
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注重实操训练。传统实训教学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引进设备,搭建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学生们需要集中前往,训练时间有限,且无法回顾培训内容,学生观摩和老师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够稳定。除此之外,培训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设备损耗、安全风险等问题。因此,虚拟仿真实训成为很多职业学校的发力方向。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一批基于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数字课程,强化学员与各类虚拟物品、复杂现象与抽象概念的互动实操,推动教学模式向自主体验升级,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沉浸式新课堂。推进虚拟现实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无疑有利于满足学生操作训练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职业教育通识类、专业类和实训实践类等课程类型进行有效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然而,正如报道中所说,虚拟仿真设备需要配套专业化的软硬件设施,需要及时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教育成本和受教育成本相对较高,其在职业学校尚未得到有效普及。《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版)》显示,有超过一半教师会常态化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然而也有42.2%的教师从未使用过虚拟仿真实训开展教学,有12.55%的学生坦言自己不太使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
与此同时,新技术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也在学习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治理方式等进行着深层次影响并重塑职业教育生态。但从媒体报道来看,有许多新技术并未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潜能,甚至出现了当下大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技术环境等“被闲置”“被冷却”的现象。虚拟仿真实训是职业教育新的培训方式,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实训,但可以替代部分实体实训,应成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势必会有更多职业学校建设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让他们少走弯路、避免盲目,需要科学规划,坚持“应用为王”。要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如推进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按需有序引导各地各职业学校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要完善教学改革评价机制,如引入仿真教学后产生的数据,需要及时存储、收集和分析,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学生练习效果等进行评估;要加大监管治理力度,防止打着改革创新旗号搞形象工程。
同时,师生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塑信息时代的学习思维,从“用技术学习”转变为“从技术中学习”,实现新技术、新设备、新环境应用能力的常态化发展。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