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求职简历要坚守诚信原则,不能把优化变成了美化,更不能把优化变成了造假。对于求职者来说,除了优化简历,更加重要的是“优化”和提升自己,也就是通过努力地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文化和学历水平,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工作能力,这些才是一个人能够在职场立足并且获得发展的根本。
眼下正是2023届毕业生求职时间,不少毕业生逐渐意识到简历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花钱寻求简历“内容修改”“界面优化”“一对一指导”等服务。对此,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提醒,简历修改服务存在诸多不规范,有些广告过分夸大了其作用,需理性看待。(11月21日《南国早报》)
简历在求职者的求职过程中,显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求职简历包含着求职者基本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验、所获得的各种奖项和荣誉等等,是帮助用人单位认识和了解求职者的重要途径。如果求职者连求职简历这一关都过不了,也就很难获得笔试、面试的机会,更别说求职成功了。正因如此,近年来让简历“看上去更美”的优化求职简历成了一门生意,乃至出现了专门的“简历优化师”这一职业。一些经验丰富,具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经历的简历优化师,每年到了大学毕业季,优化简历的活都接到手软,每优化一份简历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收入十分丰厚。
一些求职者可能文字表达能力欠佳,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在求职简历中突出自己的优势、亮点和特长,那么花钱请有人力资源工作经历的人对个人简历进行优化,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然而随着简历优化生意变得十分火爆,优化简历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也慢慢凸显,一是把优化简历变成了“美化简历”甚至是简历造假,包括虚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夸大个人工作能力等;另外一个,就是所提供的服务和收费不匹配,完全达不到求职者希望达到的水平,很多时候可能误了求职者的正事。
正常情况下,简历优化应该是一种技术上的优化,也就是在不改变求职者简历基本信息、内容的前提下,让求职者的简历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加合理、亮眼,最好是有一种脱颖而出的感觉,从而为求职者的求职起到加分助力的作用。如果把优化简历当成了一种“美化”,甚至为了让简历更好看而不惜弄虚作假,编造个人履历、工作经历、获奖情况等等,那就是一种本末倒置了。
一份亮眼的求职简历确实会吸引用人单位更多的注意,但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实际能力、工作经验以及面试时的发挥,简历只是增加了进入面试的机会。更进一步说,即便有求职者通过过度美化的简历成功进入面试,但面试的表现,是无法“优化”的。更进一步说,即便通过了面试,得到了工作的机会,但是别忘还了还有入职后的试用期,如果在试用期内展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简历中所标榜的差距太大,那么恐怕也很难顺利通过试用期而留下来。
所以说,个人求职简历要坚守诚信原则,不能把优化变成了美化,更不能把优化变成了造假。对于求职者来说,除了优化简历,更加重要的是“优化”和提升自己,也就是通过努力地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文化和学历水平,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工作能力,这些才是一个人能够在职场立足并且获得发展的根本。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