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金融法院“午夜间法庭”让诉讼 “零时差”
基层治理“小剧场”转为“大舞台”
持续做好“三类场所”疫情防控执法检查
智慧平台助力采暖季“接诉即办”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城区牛街街道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论坛
基层治理“小剧场”转为“大舞台”

 

“以后我们的家园建设不仅有区域单位的参与,还能请到专家支招儿。这样,大家成了一家人,共同解决家里事。有了这么多帮手,我们对未来的小区生活也有了更多期待。”牛街街道居民崔庆和说。

近日,牛街街道举办“践行红墙先锋 谱写民生答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论坛。论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落实西城区“红墙先锋工程”为抓手,通过举办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家团、研讨案例等形式,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实践路径,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引入+平台搭建”,将牛街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小剧场”转为“大舞台”。 

近年来,牛街街道响应居民诉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春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绿色新时尚”;牛街东里社区聚焦“舌尖上的变迁”,推出特色饮食文化活动;枫桦社区通过“邮票史看党史”感悟红色印记……特色虽不同,但为民服务的底色与初心从未改变。而今,基层治理的主角又有了更多专业力量的加入。

理论学习夯实基层党员精神堡垒

当日下午,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辉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引导多元治理主体感悟初心使命,提振干事热情。

理论学习振奋人心,引发共鸣,也夯实了基层党员的精神堡垒。党支部书记代表朱明表示:“通过学习,更深入地认识和领会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也将继续脚踏实地,在社区治理和建设中,持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楼门大民生 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样板”

牛街街道工委副书记马鸣扬从基层治理难题梳理、路径破解和治理成效三个方面对牛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进行深入盘点。特别提到“楼院+”党建创新项目:以楼院提升为切入点,抓好破解老旧小区基层治理难题的“牛鼻子”。截至目前,牛街街道10个社区共破解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道路破损等五大类27项老旧小区治理“顽疾”,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样板”。

记者注意到,在案例研讨环节中,6位社区书记代表以及居民代表、共建单位代表等分别围绕本区域的设计理念、议事协商、共建活动等内容进行分享。居民代表钱启英分享心得:“小楼门,大民生。作为一名社区居民,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有序参与小区改造,见证家门口焕新颜,是一件光荣的事。”

九一先智科技集团党支部书记许泽玮则表示:“党建引领聚合力,联动建设不仅盘活了地区资源,也让地区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聚焦高质量发展 创新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家团

活动现场,牛街街道举行“手拉手 共成长”楼院结对共建签约仪式,邀请机关党委、非公党支部及区域共建单位代表分别与三个社区楼院结对。通过将更多的党员干部和辖区单位的优秀力量吸纳到基层建设中来,形成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同服务群众的新局面、新气象。同时,成立牛街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家团,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吴辉、宁夏党校教师苗奇加入并为其颁发聘书。

该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梅慧勇介绍:“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两位专家的加入,标志着街道专家智库发展的一个新开端。‘手拉手 共成长’楼院结对共建签约仪式,也标志着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由‘小剧场’转为‘大舞台’。”

该街道工委书记李丽京表示,下一步,牛街街道将持续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本报记者 陈曦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