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朝阳区推出保护生物多样性“重头戏”
密云法院岗位比武强素质
昌平社保中心用心打造规范化服务“样板间”
冲刺四季度 回天地区项目建设开启“加速度”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生动物“进城”安家
朝阳区推出保护生物多样性“重头戏”

 

朝阳公园野鸭岛的黑天鹅夫妇“岛主”,历经38天的孵化期,“网红家庭”喜添新丁,5只小黑天鹅萌化了朋友圈里的朝阳群众。不止黑天鹅,近年来,中华秋沙鸭、黄胸鹀、银鸥、燕雀、乌鸫、海鸥、白骨顶……还有更多野生动物“定居”朝阳,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网红家庭”再添新丁

今年春天,两只黑天鹅结伴飞到朝阳公园北湖野鸭岛安家落户,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驻足欣赏。为了打造黑天鹅安静独处的空间,朝阳公园的工作人员专门在岛上搭建小窝,定期定量喂食、清理杂物,两只黑天鹅也展现出了对人类的信任与友好。

今年9月初,公园发现黑天鹅不断地衔干草往生态浮岛的北端运输,还搭了一个窝,9月9日产下第一枚天鹅蛋,10月17日一早,历经38天的孵化期,这5枚天鹅蛋全部孵化成功。

记者了解到,朝阳公园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一系列生态景观改造提升,园区生态功能日趋完善。坚持“一增一减”,增加绿化覆盖率,减少硬质铺装,逐步丰富植物品种。园区生物多样性逐年提升,生态功能持续增强,吸引了燕雀、乌鸫、海鸥、黑天鹅、白骨顶等众多鸟类以及松鼠、刺猬等小动物来此栖息、安家。

生态环境得到“环保鸟”肯定

今年初秋,朝阳区崔各庄地区的百亩造林林区,数十只白鹭蹁跹而至,在此觅食、嬉戏、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享有‘环保鸟’的美誉,只有空气够清新、水质够洁净,白鹭才会造访或安家。”朝阳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鹭造访崔各庄得益于地区落实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成了380余亩平原林区。自2018年以来,崔各庄地区落实百亩造林、大尺度绿化、留白增绿等工作,见缝插针建公园,增添绿地,优化生态环境。黑桥公园、善各庄村城市休闲公园、水塔公园、马泉营村小微公园等相继建成,目前全地区绿化率达到了64%。

声纹智能监测可识别鸟类物种超800种

被网友们称为“网红公园”的温榆河公园是北京重点生态工程,肩负着生态系统修复重任,因此对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视。在温榆河公园的雁鸣岛,几声清脆的鸣叫声划破天际,不远处的湿地芦苇丛在不停摇摆,从中飘出叽叽喳喳的声音。游客举目循声却看不见它们的踪影,而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监控大屏上,已经滚动弹出“苍鹭”和“棕头鸦雀”字样。原来,这些声音已经被布设在温榆河公园的声纹传感器探测到,并实时识别、回传到了云端监测系统。

记者了解到,在最新一次的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中,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温榆河公园布设了声纹和影像监测设备,进行24小时监测,仅靠3台声纹设备就采集了4万多条有效声音记录,识别出94种鸟类。目前系统可以识别的鸟类物种超过800种,基本满足对常见鸟种的监测。

“小动物们都爱来朝阳的原因是——生态宜居。朝阳区作为重点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国际化城区,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朝阳的‘重头戏’。”朝阳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共享城市栖息地,越来越多的“森林精灵”在这里定居,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可爱的生机和活力。

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亮马河水清河晏绿意盈眼;从一个风沙村落成为“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树木错落有致,乔灌搭配合理;四环以内最大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草木茂密芦苇隐蔽,极利栖息……近年来,朝阳区不断优化绿色生态布局,拓展百姓身边绿色空间,朝阳群众都亲身感受到近年来的巨大变化,蓝天越来越多,河湖越来越清,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常见,而鲜活的绿色,正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是野生动物在城市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