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平全力推进“疏整促”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全程无人收割!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
通州区文景街道建立“驻站式”安全监管机制
20组家庭走入琉璃河遗址感受考古魅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组家庭走入琉璃河遗址感受考古魅力

 

在勘探现场,试用探铲,观察土样,记录信息;走进模拟探方,学习使用手铲,收集文物,填写标签……日前,北京市文物局邀请了20组家庭走进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探秘“最早的北京城”,零距离感受考古的魅力。

据了解,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镇的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燕国的第一座都城,也是北京地区经过考古实证的最早的城市遗址。遗址主体包括城址区和墓葬区两部分,今年的发掘现场位于城址区北侧。

此前,主办方通过“北京文博”等途径面向全社会征集参与活动的家庭,来自北京9个区的375个家庭报名了此次活动,20组家庭最终入选。入选同学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9岁。

20组家庭在专业学者的带领下走进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实地考察博物馆内原状陈列的西周墓葬、车马坑遗址;动手浇筑铜器模型,在实践中理解古代青铜制作工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勘探现场试用探铲、观察土样、记录信息,在模拟探方中刮动手铲、收集陶片、填写标签,俨然一副“少年考古学家”的模样。

据了解,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开展科学考古六十周年。1962年以来,几代考古人在此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诸侯墓葬,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和重要铭文。2020年,发现“宫殿区”之外的夯土建筑基址。2021年,新出土青铜器证实“太保墉燕”的史实,以无可辩驳的实物材料证明了“最早的北京城”的建城年代和建城者。2021年,琉璃河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位列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十件大事”。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