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平全力推进“疏整促”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全程无人收割!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
通州区文景街道建立“驻站式”安全监管机制
20组家庭走入琉璃河遗址感受考古魅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程无人收割!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

 

一台智能手机操控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能完成405亩京西稻的收获工作。日前,“2022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仪式”在北京海淀区上庄镇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内的京西稻智慧农场“示范基地”举行,随着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这里已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无人作业,在科技的“加持”下,今年稻田亩产比往年增收了三成左右。

今年4月份,海淀区上庄镇政府、中关村科学城联合海淀区科技企业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在上庄镇打造占地405亩的京西稻智慧农场。经过半年多的建设,目前这片土地上已经建成了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精准种植系统、智慧农场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京西稻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智慧农场综合运营指挥中心等。无人作业农机也覆盖了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实现了对京西稻由传统人工管控到远程数字化智能管控的转变。

“基于墒情、虫情、气候、苗情农田‘四情’检测设备,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精准管护,通过对光温水气热的综合分析,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往年亩产约700斤,今年初步估算产量可达900斤至950斤,平均亩产增收约3成。”京西稻智慧农场技术负责人孙祥明介绍,通过智慧设施的建设以及无人农机的使用,405亩稻田的日常管理只需要1个人,而且还能解决传统农场无法解决的农艺问题,亩均节约人工成本63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京西稻智慧农场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实现作业流程少人化、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的尖端农业项目,正在逐步实现农作物由传统人工管控到远程无线智能管控的转变,是北京首个以“技术+服务”三产融合为核心的智慧农场示范区。通过京西稻智慧农场的示范作用,该套技术已经开始在山东等地推广。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