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市级示范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繁忙的路口变得秩序井然了;梳理可利用的公共空间资源,有序开展停车设施建设,市民停车方便了;抓好社区“五件小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是房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的第二年,房山区委、区政府坚持“创文明城区 建幸福房山”主题,坚持全域、全程、全员创建。经过努力,房山区常态化创城机制不断健全,城市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市民道德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开展志愿服务上一线行动 规范交通行为
早8点,正值早高峰。房山区拱辰大街和政通路交叉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交通繁忙但秩序井然。作为良乡地区通往京港澳高速进入北京城区的必经之路,通过治理,该路口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2021年初,房山区开展“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志愿服务上一线行动,结合全区实际进行试点创建。在全区17个街道乡镇确定创建100个示范路口,其中市级4个、区级26个、乡镇级70个。市级示范路口配齐“五员”,党员志愿者、交通民警、交通协管员、辅警、公共文明引导员,早晚高峰时段在示范路口开展规范交通行为宣传,劝阻不文明行为。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累计15.2万人次“上一线 做贡献”。
在机动车停车治理方面,房山区交通局梳理可利用的公共空间资源,有序开展停车设施建设,开放西潞街道海悦城社会停车场1处,新增停车位176个。各属地积极响应停车治理工作要求,其中窦店镇建设完成金鑫苑、于庄市场、下坡店共计3处停车场,新增车位343个。2022年新增经营性备案停车场12处,新增车位1233个,累计开放错时共享停车场3处,错时共享车位2498个。共享单车管理方面,共建设完成蓝牙道钉围栏173处,虚拟电子围栏745处以及918处规范还车点位。目前全区共享单车的入栏结算率达86%以上。
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方面,房山区住建委按照充电接口与电动自行车1:3的比例,2022年计划完成住宅小区3612个充电接口建设。截至8月25日,在全区335个小区新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接口数7760个,占总任务量的214.8%。同时督导各街(镇),对辖区内物业管理区域的电动自行车进楼、飞线充电等违法违规进行专项检查,同步开展相关执法。
打造“好邻居”治理品牌
聚合力破难题
西潞街道创新推出“好邻居”协同治理品牌,激发居民、商户、企业、单位全社会参与创城工作积极性,聚合力、破难题。
创城工作中车位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西潞大街底商前有不少停车位,但停车位都被各个单位商户用锥桶和锁链围了起来,既影响观感,又没有实现共享。西潞园片区联合党委召集这条路上的十几家单位、企业、商户召开议事会,发出倡议,建设“好邻居”示范一条街。大家纷纷响应,很快将锥桶和锁链撤掉。房山区发改委院门前的20多个车位,非工作时间可以免费让居民停车,缓解高峰期停车难问题。
“好邻居”品牌作用渗透在创城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提升治理水平,西潞街道开展“好邻居”文明实践活动,调动居民和商户积极性,参与每周五环境清洁日活动,清理环境死角,特别是沿街商户作为“好邻居”在平时做好“门前三包”的基础上,每周五统一做一次“门前三包”清理,还将门前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在苏庄一里、二里社区,“好邻居”还通过“文明楼门”评比,主动清理楼道堆物堆料。其中,苏庄一里47个楼门中已有40个楼门获得“文明楼门”称号。
为了减少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创建文明交通示范路口,西潞街道联合辖区30余家单位成立了“好邻居”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队员每天在早晚高峰时段在6个区级和5个街道级文明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下一步,西潞街道还将深入整合单位“好邻居”资源,深入挖掘辖区文化、教育、医疗、法律、金融等方面的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完善“好邻居”各项制度,定期召开街道、片区、社区三级“好邻居”议事会。
抓好“五件小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房山区在创城进程中,立足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抓好社区“五件小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继续在全区开展设立晾晒区、施划停车位、补植绿化带、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管理、垃圾分类常态化“五件小事”专项行动,服务辖区居民。
针对居民私拉晾衣绳影响社区面貌的问题,各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合理规划公共晾晒点位,设立固定式晾衣杆和提示标识,既满足了社区居民日常晾晒需求,又解决影响社区面貌的问题。拱辰街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解决便民基础设施匮乏问题,新增50余处公共晾晒区,组织邻里们协商制定了“晾晒公约”: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先用,互相体谅,共享晾晒。
针对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停放问题,各社区以不占用绿地、盲道,不影响居民通行为前提,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位。清理车棚和楼道中的杂物、僵尸车,配置充电设施,引导居民有序停放自行车、电动车。针对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各社区利用裸地、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继续增设了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苫盖垃圾、竖立提示牌、明确责任人和清理时限,确保建筑垃圾有地放、有人管、按时清。
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房山区持续开展社区治理“五件小事”,促进“5+N”件小事再升级。目前已累计增设晾晒区4834组,施划停车位5.5万余处,补植绿化带100.2万平方米,设计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1272处;完成16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整修路面、整饰外立面、增加绿化植被共计4.4万平方米;开展垃圾分类执法进社区,每周通报检查情况,立案处罚1348起。
□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