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近40年如一日做人民的“健康卫士”
“死磕”突破技术封锁的“地铁大工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死磕”突破技术封锁的“地铁大工匠”
——记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7号线检修中心修程主控杜峰
 

杜峰是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7号线检修中心修程主控。他不断创新维修技术,提高门控器自主化维修能力,累计为公司节省维修成本上百万元;他不懈努力,突破外国专家技术封锁,成长为专家。今年,杜峰被北京地铁公司党委授予“北京地铁大工匠”称号。

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是杜峰的工作目标。多功能车辆总线(以下简称“MVB”)门控器是7号线列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因设计原因网络故障频发,只能采用更换门控器MVB网卡的方式处理,费时费力,更换成本也是不小的数目。杜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不除此“病根”不罢休。

杜峰从维修难度最大的板卡下手。“既然损坏的仅仅是板卡上面的芯片,那么在进行维修作业时,仅更换故障芯片便可大大节约维修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他心里暗自盘算着。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查询技术资料,杜峰自学了板卡工作原理,夜以继日进行攻关。经过数次测试,最终他攻克了这个难题,成功维修了故障的电路板,并得到了专业维修人员的肯定。“整个过程很煎熬,但最终我们的技术经受住了考验,7号线列车MVB门控器网络故障大幅降低了。”他回忆说。

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杜峰和同事们一起创新维修技术,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完成了一系列技术攻坚,推动7号线检修中心自主化维修深度上升到了芯片级维修水平,累计为公司节省维修成本上百万元。

杜峰深知车辆检修是技术活,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车辆检修工必须不断磨砺提高。2010年,地铁亦庄线在设计建设中首次使用电机网络控制系统,这项技术让杜峰开了眼界,激发了他对技术的学习欲和探索欲。从作业标准到部件原理,从设备图纸到实物构造,从拆卸到安装……他整天扎在检修现场,对照车组检修技能一项项学,不学懂弄通决不罢休。

在列车调试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外国专家,杜峰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可现实是一旦触及到关键技术环节,他就被外国专家支得老远,技术上的封锁让他意识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于是,杜峰白天寸步不离观察外国专家调试,晚上拿着资料对着实物进行复盘。为了突破技术封锁,在深夜调试结束后,他和同事们继续扎在车场,围着100多米长的列车跑前跑后,研究网络控制箱的技术秘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在亦庄线开通前,他和同事们逐步掌握了网络控制系统原理,为提高车辆检修质量,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杜峰也从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了中心的专家。

杜峰将“责任”二字深深印刻在检修作业的每一个环节中,他管辖的班组从未发生漏检漏修的情况,每组检修过的列车出库,他都会加班带队跟车运营一周,为列车安全运营再加一道保险。作为班组长,他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毫无保留地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身边的人,带领班组成员走技能成才之路。杜峰常说:“个人的技术再高,也胜任不了一组列车的检修工作。只有全员素质提高了,才能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列车安全。”

□本报记者 周美玉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