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近40年如一日做人民的“健康卫士”
“死磕”突破技术封锁的“地铁大工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甄蕾:
近40年如一日做人民的“健康卫士”

 

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甄蕾扎根基层工作已近40年,她始终以做人民的“健康卫士”为己任,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久前,甄蕾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面对荣誉,甄蕾说:“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价值所在,人民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高的褒奖,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价值标杆。”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百姓

甄蕾成长于一个党员之家、医务之家,她从卫生学校毕业后入党,并如愿成为了一名护士。后来,她又一步步成长为医院党委书记、区卫生局副书记、街道书记、区商务委主任、区卫计委主任、区卫健工委书记,在公务员岗位这个广阔的平台接受党的教育、服务地区百姓。她说,虽然所在岗位职责不同,但相同的是一直在履行为民服务的使命,努力把大事落细落实,把难事干成干好。

海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也是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北京”战略的首善之区。作为工委书记,如何带领系统近万名干部职工更好地开展工作?对此,甄蕾给出的答案是,以党建为引领,广泛凝聚地区医疗机构的发展合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海淀区共有1365家医疗机构,且办医主体极度多元化,这给她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破解难题,甄蕾集中对医疗机构开展走访调研,认真了解情况,逐一听取诉求。同时,挨个拜访兄弟单位,有效整合宣传、人社、医保等部门的力量,积极争取对医疗机构的政策支持和需求供给。经过一次次的走访调研,一轮轮的沟通协调,一回回的推演构建,最终推动成立了海淀区医院指导委员会和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建协调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也成为了医疗机构的“家”。

甄蕾说,两个委员会刚运行时,一家门诊部的负责人心急如焚地找到他们,希望帮助协调诊所落地有关问题。了解到已经交付的几百万元租金可能是这位门诊部负责人的全部身家后,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协调,经过近10次实地查看,对数百人走访谈话,几经周折终于帮助门诊部争取到百姓的理解。事后,门诊部负责人红着眼圈说,“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们相信‘有困难找组织’这话的内涵。”如今,这家门诊部已经成立了党支部,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义诊服务,更成为了海淀区的公益品牌。

推行改革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好

作为直面群众、关乎民生的行业,卫健人最大的为民就是“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12个字,如航行灯塔一般指引着甄蕾和同事们奋勇向前。

“看病难、看病贵”一度是老百姓心中“不可言说的痛”。为解决短板痛点,甄蕾和班子成员走遍了海淀区的每一家医疗机构,现场查看工作情况,深入了解运行模式,认真分析问题根源。针对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他们积极探索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对海淀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进行调整,为首都医改建言献策。

甄蕾回忆说,当时探索改革时心里是有点打鼓的,一是改革就要触动利益,医院发展、人员薪酬、药品供应、患者群众……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二是改革进入深水区,越到最后留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他们甚至收到了药品商的举报信、经销商的大字报,也有老百姓不理解,说“净瞎整,看你们能整出啥名堂”。

然而,甄蕾和班子都很坚定,改革难免有阵痛,为了群众看得起病,无论如何都要拼出一条血路。他们兵分几路,一家一家医院“死磕”,与患者群众拉家常、问需求,对干部职工做工作、讲利弊。2017年4月8日0时,北京开展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各项举措在海淀区382家医疗机构全面落地。通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耗材联合采购等多种方式,让群众直接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挂号方便了,药品降价了,接诊速度更快了,服务态度更好了,医务人员的价值更明显了……一名患者拉着甄蕾的手说:“没白整,这‘名堂’是为我们老百姓好的‘大名堂’”。

然而,甄蕾知道,接纳政策只是改革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把改革措施做细做优、做到老百姓心坎里。在一次检查工作时,一位老年患者因为社区医院没有她常用的药品,而不得不前往三级医院开药。看着患者佝偻的背影,甄蕾心头一酸。回去后,她组织了紧急调研,第一时间在社区医院试点建立居民常用紧缺药品目录,对群众常用且不在采购范围的药品进行登记备案、代为采购,为失能、高龄老人送药上门。当把药送到家里时,患者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同时,海淀区还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市率先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键式”家医服务,在老旧小区、就诊需求较大的小区打造家医巡诊工作室,打通了群众就医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家庭医生服务上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知名专家社区出诊,延时服务带来的20点“晚点名”、周末去看病效应持续提升。社区医院门诊量日均1000人,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社区机构满意率高达96%,居全市首位。

以热血担当筑起阻击新冠病毒的长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甄蕾带领干部职工始终站在最前线。期间,她深入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点位、封控小区等防疫一线,实地了解情况、采取措施、提出建议。有时候一天一转就是十几个点位,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成了家常便饭。

甄蕾说,这3年来,疫情反复,多点散发,海淀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大,防控任务尤为艰巨。特别是今年4月下旬,海淀区一度陷入疫情的“暴风眼”,如何快速、准确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成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那时候,甄蕾和同事们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快一点,再快一点。只有我们快一点,百姓的危险才能小一点。”

3个月中,海淀区成功处置310例确诊病例,完成113轮区域核酸检测,累计采样2.2亿人次;启用集中隔离点52个,隔离房间1.7万间,4500余医务工作者服务隔离人员7.6万人,成功实现了“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入”的目标。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而卫健系统的任务还远没有结束。复盘经验、巩固机制、强化能力,甄蕾和同事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与系统干部职工同甘共苦、同心同力,牵头完成海淀区卫生计生和卫生健康两次机构改革,推动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两次医疗综合改革,抗“非典”、战“甲流”、斗“新冠”……回首近40年的奋进路,甄蕾说,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的大事件中,自己何其有幸。未来,她会继续做好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健康卫士”。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