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固。秋分是秋季中最令人陶醉的节气。你想啊,初秋时暑热还在,总觉得凉得不爽快,深秋时天寒夜长,万物萧瑟,又给人以悲凉之感。秋分时凉得最恰如其分,清清爽爽、不冷不热。白天,轻风送爽,万物绚丽多彩;夜晚,夜凉如水,皓月当空,飘渺空灵,引人遐想万千。
秋分的“秋”是属于土地的,它一半写满大地的丰收,一半连接着播种的希望。极目四野,到处是熟透的瓜果,丰满脆甜。棉花白茫茫开满枝头,有乡民趁着晨露在摘棉花,一朵入手,像握住了一颗让生活甜蜜的“棉花糖”。此时,秋收已经进入尾声。农家院子里,山鸡在地上觅食,牛悠闲地甩着尾巴,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了院子,红艳艳的辣椒挂满了墙壁,冬瓜挺着大肚儿,憨态可掬……一切都以最生动的姿态呈现,让人觉得心里亮堂堂的。
刚收获的农田,有旋耕机在吼叫着。农谚道:“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乘着墒情好,赶紧种小麦,来不得半点磨蹭和马虎。我感觉农田就像辛勤的母亲,放下了背篓,又拿起了锄头,一辈子不得清闲。
秋分的“秋”是最美的,“万美之中秋为最”。晴朗的日子,仰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看悠悠白云变幻无穷,千姿百态。夜晚,星河灿烂、清秋凉寒,读书窗下,有蚊虫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别有一番意境。
山野里,到处一派绚丽的色调,有些树的叶子已开始泛着淡淡的红晕,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在丝丝凉风中,桂花也开了,香气远溢,宛如一汪温情,丝丝缕缕地浸入人心。
秋分的“秋”也是文学的。有的人壮怀激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有漂泊异乡的游子,见秋而思乡更甚:“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有的则见秋而喜形于色,用生花妙笔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秋景图:“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不尽的三秋月缺月圆、花开花落,道不尽的人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现在,秋分还有一个标配,那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时间就是每年的“秋分”。在这时设立这个节日太合适不过了,秋分时节,各类农作物都丰收了,该进仓的进仓、该下窖的下窖,有些直接贮存、有些加工收藏。和累累硕果一起丰收的,还有农民们的笑脸,这是提升亿万农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和展示乡村振兴巨大成就的最好时节。每到此时,全国各地广大农村各种创新有趣的农事竞赛举办起来了,各类以庆丰收为主题的文艺节目表演起来了,农村的秋分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到处都是爽朗的笑声。
秋分时节,也是养生的好时节。秋分之前因暑热余气而温燥,秋分之后则因寒凉渐重而凉燥。这时候要从“燥”走向“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心志要安逸宁静,收敛神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的能力。
到了秋分,总会多一些通透豁达的况味。“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也许仅仅是一转身,人已到中年。与其嗟叹、哀伤、抱怨,还不如用一个宽广的胸怀、无边的感恩,来尽量过好这金红的、艳美的秋天,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充满感动。
□王永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