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是在党的关爱下不断成长、发展、壮大的一个闪光的群体。劳模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7月28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劳模港·榆次站第一期劳模实践活动班座谈会上,晋中市劳模、榆次区东赵中心小学教师苗苗与一同参加座谈会的劳模分享感受。(8月9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为揭示新时代劳模的成长密码,弘扬劳模精神,晋中市总工会坚持三级共建,由市、县工会联合崇尚劳模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支持工运事业的企业,共同打造“劳模港”这一工会工作品牌,让劳模群体有了“加油站”“充电桩”。
当上劳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不断提升劳模群体的素质,才是他们保持荣誉和奋斗动力、发挥作用的基础。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存在着对劳模“使用多,培养少”的现状,使劳模缺少了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制约了他们更好更大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为,晋中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打造“劳模港”,就是为劳模加油续航的好办法。根据晋中市总工会的要求,各县区劳模港每年开展1-2次活动,每次活动不超过7天,突出学习与休养并重,把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报告会、劳模讲堂、实景教学、行业产业现场观摩作为必修课。
“劳模港”好就好在学习与休养并重,让劳模有了身心休养、思想“充电”的常设阵地。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劳模消除疲劳、休养身体、调整心态,为劳模的身心“充电”;另一方面,又可以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强化劳模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劳模的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为劳模的思想“充电”。同时 ,还搭建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模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共同探索如何突破职业瓶颈,打开了更加多彩的窗户,有利于激发更大的活力和向上的动力,让劳模更进一步服务社会、引领时代。□费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