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休息时就在车间找个地方靠墙眯一会儿,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就想去‘工间活动站’,放松下身体和精神。”在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轿厢车间,工作了11年的电焊工杨占忠在车间“工间活动站”说。去年,该公司按照辽宁省沈阳市总工会制订的标准,在轿厢车间建了首个“工间活动站”。后来应职工要求,公司在两个厂区、19个车间全部建起“工间活动站”。(7月25日《山西工人报》)
据报道,为了更方便一线职工工间休息,沈阳市总工会今年取消了活动站面积的限制,企业可结合车间班组实际情况确定,在生产线附近等地方拟建“工间活动站”。同时,功能设置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设施配备可根据职工休息、生活实际需要而定,不作硬性规定。
一线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他们提供温馨舒适的休息场所,使他们身心愉悦地工作和生产,不仅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而且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可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职工“工间活动站”的建设过程中,要么因为活动站的面积不达标而建不了,使一线职工可望而不可及;要么活动站离职工工作的地方较远,让职工感到不方便。
笔者以为,沈阳市总工会设身处地想一线职工所想,从实际出发,取消活动站面积限制的做法,一方面,解除了束缚企业“工间活动站”建设上的条条框框,可以让他们放开手脚,结合车间班组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建好车间、工地等地方的活动站,让“工间活动站”多起来、旺起来,真正解决了职工活动缺场所缺设施的问题,满足了一线职工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职工身边的“工间活动站”,还积极营造了健康轻松的休息环境,让一线职工感到更加方便和实用,既可以劳逸结合,以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又感受到了“娘家”的体贴和关怀,提升了幸福感,值得加以学习和推广!□费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