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机关干部下基层需要常态化的坚持
爱心托管让多方受益
让“工间活动站” 多起来、旺起来
成效显著
预防“保健品坑老” 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让户外广告成为 城市“风景线”
“健康小屋”彰显对职工的大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机关干部下基层需要常态化的坚持

 

工会改革任重道远,转变作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一个重要课题,各种活动要搞,蹲点工作应该坚持,更重要的是常态化的坚持。

工会改革“强三性去四化”,工会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的活动越来越多了,从起初的“当一天工人,体验职工生产生活”,到去年的“蹲点工作组,攻克‘急难愁盼’”,再到今年的“转作风解难题 促发展保稳定”,各地涌现了许多成功实践和先进经验。下一步如何做,应该成为工会领导机关及其干部们思考的课题。

近日与几位“老工会”聊起工会改革,一个几乎一致的话题是:工会机关干部下基层,不能是由于上级要求,搞几次活动,“忙活一阵子”,更不能“一阵风”,而是应该作为工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这番话的背后,不仅是经验之谈,更包括对于工会工作本质的深刻认知。

工会是职工群众的组织,基本职责是维护与服务,工作对象就是广大职工群众,离开了职工群众,工作就是无的放矢,更谈不上成效。因此,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这一点,对于基层工会的干部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与职工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甚至“在一口锅里吃饭”,但对于各级工会机关干部而言,恐怕多多少少都“有距离”。

“老工会”所言,有一个背景:早年的工会领导机关,许多干部是从基层工会锻炼、提拔上来的,与职工群众有一种“天然”联系,而且有许多工友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做工会工作,不仅非常了解下情,而且往往能够做到“点子上”“关节处”。时过境迁,今天的工会领导机关,有了越来越多的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的干部,有的在机关“蹲”了多年,仍对基层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缺乏了解,更谈不到深入,因此才出现了许多报道他们下基层“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感到十分新奇”的描写。老实说,这对于工会工作者来说,不是什么荣光的事情。

工会机关干部下基层,密切联系职工群众需要身心投入,了解他们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急难愁盼……做起工作来才能够“投其所好”,做到“人心里”,才能使工会工作真正的“接地气”。我们常说,工会是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娘家人”怎样体贴自家人,给力不给力、关怀够不够,要靠具体表现说话,衡量一下并不难。真正做到了,就不是搞几次活动,蹲几天点儿就能够实现的,当然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老工会”还谈起一件往事:某位从劳动模范成长起来的全总领导说过,几十年来,我始终和当年厂里的几位“老伙计”保持着联系,他们可以随时告诉我职工群众在想什么,有时候还能够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做工作。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情怀,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是工会高层领导,越需要知道基层职工群众的真实思想、动态。由此推论,如果我们每个工会机关干部都能够在基层职工群众中交几个知心朋友,能够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对于做好工会工作必定是极大的利好。

工会改革任重道远,转变作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一个重要课题,各种活动要搞,蹲点工作应该坚持,更重要的是常态化的坚持。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