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外婆的“人生大事”
说说我们的“贴心人”
纸上人间烟火,笔底四海风云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纸上人间烟火,笔底四海风云
——读《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朋友圈》
 

剧作家柯灵先生曾言:“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陈独秀;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刘海粟能与胡适、鲁迅、夏衍并驾齐驱,可见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刘海粟16岁就与同仁一起创办民国时期正规的美术学校,19岁时首次设立人体写生课,39岁时完成油画代表作《南京夫子庙》,并在25岁至40岁期间陆续发表与出版多本译著和论著,为近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纸上人间烟火,笔底四海风云”,刘海粟之所以能在美术道路上行稳致远,关键在于他有幸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吴昌硕等一批时常能给予其启发、帮助的朋友。

正如伏尔泰所言:“人世间一切荣华富贵,不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有了这些朋友的启发和帮助,刘海粟才能在艺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譬如吴昌硕就曾在跟刘海粟探讨画论时谈到:“我们要学习传统,但学传统是为了走出传统,套袭旧法,画出来的东西就没有生命。”刘海粟在与吴昌硕的交往中,常常听到这样精彩的话语。直至晚年,刘海粟还说:“若非吴老的引导,我也许仅仅是个拿油画笔的洋画家;若非吴老的鼓励,我在国画上不一定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传记作家石楠长期关注刘海粟的艺术人生,被刘海粟视为“人生知己”,认为石楠理解他的美专,他的事业。石楠的《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朋友圈》,图文并茂,以文学传记的形式,以作者对刘海粟生前的近距离采访,全面呈现了刘海粟一生的交友故事。他们当中有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在艺术之路上给予的启发,有与傅雷、郁达夫在海外漂泊辗转时的患难友谊;有其对学生如潘玉良等的提携等。作者游走在文学圈与艺术圈之间,勾勒出刘海粟在艺术史之外真实、立体的形象。

作者通过刘海粟与师友的相识相知,展现了其为复兴中国艺术而建立上海美专,结识、培养大批中国现当代杰出艺术家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譬如,梁启超在与刘海粟的交往中,劝诫刘海粟在艺术道路上不要博而杂,需要专而精,因为“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刘海粟终生铭记着梁启超的教诲,直到晚年仍把梁启超这番话当作座右铭。至于蔡元培,刘海粟则将其视为恩师,上海美专的精神领袖。

沧海人生,百年风流。对于朋友,刘海粟也是倾力帮助,知无不言。譬如他曾经对石楠说:“你要做个文学上的英雄,要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永不要满足。”每当石楠的人生旅途遇到了逆风恶浪,刘海粟的这席话就像黄钟大吕般在石楠的心头响起,使其重新燃起生活的力量。

□邓勤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