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那个“麦客”
优良家风 造就幸福家庭
学会说自己的话
■征稿启事
公司针对疫情进行慈善捐赠,是否需要获得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个“麦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连续多日不下雨,太阳火辣辣的,田里麦子大片大片地黄了,得抓紧时间收割。父母忙不过来,母亲便吩咐父亲出去找个麦客。

早晨,父亲骑车去了镇上,不大会儿,他就推开门回来了,后面跟着三个麦客,他们每个人都穿一件旧衬衣,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他们是一家的,弟兄两个领着侄儿,我细细打量侄儿,他个子高高的、瘦脸,年龄估计和我相仿,走路一颠一颠的,好像是腿有些问题。

他们喝了点水,吃了点馒头,就跟着父亲去麦田了。中午时分,我去叫他们回来用餐。到了我家的地,只见三个人全光着膀子,很熟练地挥动着镰刀,他们连割带捆,已经把多半亩地都割完了。我喊了一声,他们忙碌着没听见,我走到跟前又重复了一句,他们这才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抬起头来。

晚上,那个年龄小的麦客见两位长辈都入睡了,便来到我房间里,想和我聊聊天,我给他倒杯开水,找椅子让他坐下。

他很健谈,向我问这问那。从他口中我得知,他名叫赵凯,和他一起来的一位是他父亲,另一位是他叔叔。我想知道他的腿到底怎么了,他说,那是他初一的时候,春天来了,家乡的槐树花开了,微风里飘着沁人的香味,他禁不住这诱惑,和小伙伴们爬到树上摘槐花吃。这时,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他从高处踩空掉了下来,被送到医院动了手术,虽然治愈了,但现在走路还是不稳。他卷起裤腿,让我看当年的疤痕,“那你为啥还要干这么繁重的劳动?”我好奇地问。“我要挣学费啊。”他略带自豪地回答。

“学费?你是学生?”

“是的,只不过我是毕业了的学生,我实话告诉你,今年的高考我都参加了,可是以10分之差落榜了,这主要是因为……”说到这儿,他眼圈儿红了,似乎要落泪,接着他又说:“那是临近考试,我正在紧张地复习,村里人给我捎来口信说我妈出车祸了。等我赶到家里,阵阵琐呐声传来,我的心都要碎了,伏在母亲的灵柩上号啕大哭。母亲的离去一直压抑着我,我哪有心思再静心学习,导致我考场上发挥失常。我想好了,现在假期里出来挣些钱,下学期我要去复读,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我家的麦子四天才能割完,每天吃过晚饭,赵凯都要跟我聊一阵子。当时我还是一名初中生,数学是我的弱项,我找出练习册,他找重点给我讲了一遍,看见我桌上的语文课本,他竟然把《岳阳楼记》完整地背了出来,我不禁对这位长我三岁的小伙肃然起敬。

四天后,赵凯要走了,要到邻村去割麦子,和他相处的日子虽然很短,可我对他还是有些舍不得。我家里正好有两本《水浒传》,其中的一本我送给了他,把他高兴坏了,他张开双臂抱住我:“兄弟,太谢谢你了。”

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我想,赵凯肯定和我一样早已娶妻生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麦收季节又到了,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个“麦客”——赵凯,真想能再见上他一面。

□李成林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