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不能让高温津贴沦为“纸上权益”
关爱环卫工,你我皆可为
防范欠薪 需把治理关口前移
推销电话“轰炸”
临期食品市场 有规范才有未来
宠物殡葬 应尽快纳入监管
校企合作促就业接地气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欠薪 需把治理关口前移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某工地项目7名劳动者来到海沧区人民法院领到了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共计60余万元。据悉,厦门海沧法院收到该系列执行案件后,通过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冻结债权、发送预警催告令等震慑被执行人,及时帮助劳动者领回欠薪及补偿。(6月27日《海峡导报》)

厦门海沧区人民法院依法为劳动者“护薪”,捍卫劳动者尊严,值得点赞!当前,广大农民工活跃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也是家庭的“顶梁柱”,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因此,治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冷暖。

无论是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还是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是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要扎实推进,如此才能确保问题得以解决。一方面,应持续下大力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层层夯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大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加强执法检查,打出政策“组合拳”,才能达到强化责任、规范程序、靶向治理的效果,才能进一步压缩恶意欠薪的空间,真正维护好劳动者权益,守住劳有所得的底线。另一方面,防范欠薪更需把治理关口前移,要贯彻执行好《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把治理欠薪变成制度常态,不能停留于年终集中算总账。政府部门要日常化落实好监管责任,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拖欠劳动者工资是社会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只有职能部门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以及强大的执行力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欠薪者的违法成本,保障劳动者权利才能在平时就能得到落实。□鹰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