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职”等你来云上招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由通州区委宣传部、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共有56家企业参加本次活动,提供药理研究员、主播、初级经理人、快递员等237类总计1500余个就业岗位。(6月14日《劳动午报》)
从这场招聘活动提供的岗位看,新职业占据较大比重,彰显出职业选择多元化、个性化的积极变化。
新职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深化改革持续发力,更见证着各行各业发生的新变迁。一方面是高质量发展日新月异,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被广泛运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持续升温,随着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新职业劳动者的与日俱增则是必然;另一方面是高品质生活需求迸发,乡村旅游、电商购物、空中课堂的蓬勃兴起,必然会催生和培育出许多新岗位,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众所周知,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无论做好“六稳”工作,还是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问题首当其冲,要始终把“稳存量”与“拓增量”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新职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形式,为拓展就业岗位、发掘就业潜力提供了新路径,要坚持问题导向、民本导向、绩效导向,多措并举厚植发展土壤,使其真正成为稳就业的“蓄水池”。
新职业连接着新需求,更蕴藏着新机遇,为新生代择业就业创业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在这片新天地里,要更加专注主业,钻研技能,真正成为驾驭新岗位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成就新梦想、实现新发展。□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