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位颇负盛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他放眼世界,寻找智慧,用那特有的武器——译笔,系统地将西方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引进中国,积极传播维新思想,以图救亡富强,成为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严复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具有跨世纪的深刻影响,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历史学者黄克武积三十年之功撰写的一部研究严复的传记著作,也是一部观察严复译事生涯和思想历程的精湛之作,读后发人深思、给人力量。
全书不分章节,打破了以往传记常用的编年体叙事方式,而用“成长经历与人际网络”“以翻译开启民智”“政治与文化的抉择”三个部分、二十多个主题来描述严复译书启蒙、教育救国的一生。作者征用第一手材料,特别是多年来搜求严氏佚文,研编严氏文集,精研严氏生平思想,还走访了严复一生所去过的重要地方,如福州的阳岐和郎官巷、天津的大狮子胡同和北洋水师学堂旧址、英国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天文台等,多维度地探寻严复丰富的生命世界;又以历史学家的严谨考证与哲学阐释学的视界,对严复思想内核和发展脉络,及其在历史的地位和影响作出了解释与评价,他力求将一个鲜活、清晰、有血有肉的严复呈现给每位读者。一个活生生的严复就这样在脑际由朦胧而清晰,由粗略而生动。
严复(1854年-1921年),是清末民初第一批接受新式教育而培育出来的知识分子。1877年,他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接受西方政治文化思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总办等职的严复,获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深感国危民困的锥心疼痛。基于爱国热情,严复致力于著书办报,在天津《直报》上陆续刊发《论事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国方略。同时,他还热情洋溢地宣传西学,殚精竭虑地译著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社会通诠》《名学浅说》《法意》《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等西方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和社科类的名著,为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启蒙提供了早期读物。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战事炽然,强者后亡,弱者先绝,年年岁岁,偏有留遗……”严复译介的八大西学名著,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当推我们熟知的《天演论》。它译自英国哲学家赫婿黎的《进化论与伦理》,但严复并没有对其照搬直译,而是选择了最符合当下中国需要的部分进行翻译,并且加进了很多他个人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主张。他在书中援引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呼吁中国人惟有奋起抗争、发展自强,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倘若昧于时势而妥协逃避,必将在竞争中归于灭亡。
1898年《天演论》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迅速风行全国,为中国思想学术界提供了急需的精神食粮。一时间,“自强”“自力”“自立”“进化”“进步”“竞存”“适存”等词汇盛行不已。这些崭新的观点和语言,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未传到中国之前,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都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中国人纷纷开始用进化及竞争的目光,为近代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积极寻找出路。
关于严复,人教版教材中有过这样一段文字:“在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他是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为了凸显严复在思想启蒙方面的原创力与重要性,《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一书特以“笔醒山河”为名。作者在书中主要围绕严复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处境、人际关系两条轴线,并穿插了时代背景和作者评述,向读者描述严复“在开启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所遇挑战、所经挫折与所得成就。叙事生动,临场感强,穿插了大大小小的故事,读起来更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立意深远,结构紧密,论述精辟,又宛若一部具有思想穿透力的史鉴著作,对于在追寻中国梦的当下,重温严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筚路蓝缕的求索过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