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助力残疾人就业要凝聚社会合力创造更大平台
预制菜“上桌” 监管要“上线”
鼓励职工“献金点子” 不妨常态化
“最强技师” 为企业排难为群众解忧
劳动技能纳入课程
读书征文大赛让农民工精神生活更丰富
儿童安全座椅 别沦为装饰摆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制菜“上桌” 监管要“上线”

 

羊蝎子火锅、红烧大黄鱼、卤水盆菜、佛跳墙……如今,在手机App上一键下单,一桌汇聚各地美食的预制菜便可送达。据统计,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制作方便、营养美味的预制菜,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新宠。但近年来,个别预制菜品牌出现了货不对版、食材不鲜、标示不明等情况,遭到消费者投诉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埋下隐患。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足见预制菜火热程度之高。但据报道,预制菜也存有多种问题,主要集中在菜品质量和安全上,如货不对版、食材不鲜、标示不明等问题,以及缺斤短两、虚假宣传等问题。这说明,预制菜的安全管理问题须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止预制菜存有“安全漏洞”,还需多方发力。首先,餐饮协会要发力。相关餐饮协会要尽快制定一套专门的预制菜食品生产安全标准。其次,监管部门要发力。市场监管、食安等监管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对商家销售的各种预制菜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和督查。其三,消费者要发力。一方面,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既要留意产品标签,又要注意收货查验,避免因购买不合格的预制菜而造成食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一旦购买到问题预制菜,消费者应向市场监管、消保委、食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我们相信,只要餐饮协会、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发力,做到预制菜“上桌”,监管也“上线”,那么,就一定能确保预制菜的安全。

□叶金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