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去过山西,所以,当捧读蒋韵《北方厨房》时,一种恰似故人今又来的感觉扑面而来。在书中,蒋韵以食物为链条,串起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烹饪史,继而引发对历史和生命的探讨。
在《北方厨房》中,蒋韵采用非虚构的方式,讲述了奶奶、母亲以及蒋韵自己主厨的三个时期的故事。这是一部个人成长史和家族寻根史,也是一部社会史;是一部家庭的烹饪史,也是一部百年女性简史。那些由食物牵引出的个人命运与集体记忆,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时间在此呈现出绵长温厚的样貌。蒋韵用正义和良心的墨线,校准纷繁人事和社会变迁,私人经验、时代大事、物质剧变、心理隐微都通过厨房和食物的小切面涌入。
读《北方厨房》,总觉得内里有一股淡淡的忧伤。这是一个流浪者的气息,呼出蒋韵无限的乡愁。蒋韵祖籍河南开封,童年随奶奶在那里生活。再到太原与父母亲团聚,在这座黄土高原之城求学结婚生女,后到北京定居。有人评价其创作特点之一,即为“失去”与“寻找”。蒋韵几度回开封、天津,欲在祖辈和自己生活的地方寻根。但走遍街巷,一切变得那么陌生,已经没有观念和印象中的样子,这让她的心有些无可安放。也许这是作家的通病,灵魂在故乡和异乡之间飘荡寻找,而食物则是最好的乡愁。
蒋韵坦言,相对于理性、冷峻的文字,更喜欢温暖、感性的表达。我读过北方女作家如迟子建、邵丽等不少作品,无一例外都让人情感涌动。书中最令我心酸感动的一幕,是弟弟不舍得奶奶、母亲归葬开封,要买个院子种几棵树,把她们的骨灰安葬树下,自己死后也葬在树下,永远不分开。同时,蒋韵还通过食物将生命和生活中出现的邻居、朋友、师长逐一清晰,不由得让人抚今追昔,直叹时光不再,但亲情、友情珍贵。所以说,情感何尝不是一种力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作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经历过饥饿和动荡。蒋韵直面这些不能回避的事实,从一名亲身经历者的角度,截取与食物有关的琐忆,诉说那个时代给人带来的创伤和影响,复杂的感受溢于言表。如弟弟在“困难时期”吃多了茄丝不烂子,以至于至今不吃茄子;邻居丁香家有三口人误食毒蘑菇致死,使蒋韵产生心理阴影,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吃蘑菇;而周先生、徐叔叔、万叔叔及其女儿琳姐等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哀江南》等诗词渲染下,使人五味杂陈。
当蒋韵入师专读书,与同学一起回家聚餐,自诩吃下的还有那个时代赋予的精神养分。与兰若等文学好友一起豪饮葡萄酒、青梅酒,有了时代赐予的自信。而在北京家中掌厨的几位安徽、东北阿姨,蒋韵将她们比作勇士,从她们身上认识南北各地的饮食风味,也认识了今天的中国。食物成了时代的晴雨表和社交的代名词。
毫无疑问,在疫情等灾难面前,爱粮食、爱亲人、爱生活愈发重要,这才是蒋韵最想告诉我们的吧。
□范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