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造防震减灾品牌活动 培养更多“星星之火”
奋力做好北京冬奥“舌尖上的守护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郭心:
打造防震减灾品牌活动 培养更多“星星之火”

 

“培养更多的师资力量和宣传者,让他们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郭心是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从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与应急演练培训工作25年,谈到自己工作时,她这样说。

通过创新性探索,郭心实践了政企合作模式、科技与教育跨界合作方式,创立一系列的防震减灾品牌活动,以大减灾理念组建综合减灾科普师资团队。在防震减灾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立、防震减灾原创精品作品创作、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发展研究等重点科普工作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与显著的社会效益。

强化师资力量

组建科普宣传队伍

“我们感受到社会公众的科普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讲师都是在本职工作外兼职做科普宣传。”2016年,面对防震减灾科普薄弱的局面,郭心积极整合资源,牵头创立了首都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品牌。

大讲台是由68名来自防震减灾各领域及边缘学科专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等组成的队伍,为防震减灾的科技传播与大众科普搭建了平台。

郭心组织专家组成员既承担对外科普宣传工作,也承担对年轻讲师的培训与指导,还承担了对科普教学方案的研究、探讨和实施。有些专家的课程被录制下来作为学习课件,在学习强国、科普中国、志愿北京等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受到公众欢迎。还有中科院心理所、海淀公共安全馆、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等专家所在单位,成为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研学基地。

6年来,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首都防震减灾科普舞台上,他们与中国科技馆、中国地理学会、壹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多家单位紧密合作,让科学防震减灾的声音传播到不同行业领域中。

大讲堂每年平均开展百余场次讲座培训,内容既有安全教育,又有科学传播,还有应急演练实训。2020年开始更是突破性地开展了线上大讲堂。

6年来,大讲堂服务受众突破百万人次,在中灾协科普宣讲评比活动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10名老师获得优秀讲师奖。大讲堂也成为北京市地震局面向公众的一张亮丽名片。

定位青少年群体

打造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郭心充分发挥团队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优势,在调研公众对防震减灾需求的基础上,打造了两套防震减灾课程体系。一套是面向普通公众群体进行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的课程体系,另一套是贴近基础教育教学大纲的防震减灾科学校本课程体系。

郭心介绍说,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教案、图书、音频、视频、课程PPT、教具研发、实验课程设置、科普研学路线等,所有课程资源均打包交与学科老师,便于在校内开展校本课程。如今,这套课程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北京市教委所属海淀学区管辖范围得到了推广和实践。高中生防震减灾校本课程已纳入北京市八一学校2021秋季学期校本课程。课程配套录制的防震减灾教育5分钟慕课系列6个视频于2021年4月30日在科普中国、北京地震局官微上线,并获得当年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防震减灾作品大赛三等奖。课程还被北京市科协选定为2021年科技活动周在线直播课堂,进行了现场直播。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到非常多的知识,而是通过动手劳动、科学探究,增强孩子对地球物理的兴趣,留待他们以后去探索更多减灾知识。”谈及课程设计的初衷时,郭心说。

她认为,防震减灾课程体系的建立,对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填补了公众防震减灾系统化的教育空白,能够有效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运用专业知识

创作寓教于乐的游戏APP

手机即可下载的游戏、可爱有趣的画面、边玩边学到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这就是郭心牵头开发的面向2至8岁青少年儿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系列APP。

目前,这款APP同时支持日语、韩语、英语、西班牙语等9种语言,同步在中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苹果商店和安卓市场全面推广。

“我们当时是想有所突破,与企业寻求合作,推出有影响力的科普宣传。”郭心告诉记者,经过一轮轮筛选,最终选择了一家产品专门面向幼儿的企业,双方合作,每年推出一个主题的游戏内容,如今已经推出了5款游戏。

这款APP通过时下流行的游戏方式将防震减灾知识趣味化,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运用亲子关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截至目前,该系列APP通过友盟第三方统计累计用户已达4628万人,近7日活跃用户近80万人,全国平均每天有10万人学习使用。

“从最初的谈灾色变,到如今能够正确的认知灾害,在灾害过程中保护好自己,尽可能减少损失。近年来,民众的科学防灾能力大大提升,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动力。”郭心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