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热情与赤诚投身社区工作,被东城居民亲切地称为“东城社工”。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东城社工”及时了解居民需求,让居民时刻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发挥专业优势仔细排查,守护一方平安;迅速支援核酸检测,义不容辞地以坚韧的意志诠释担当,彰显社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奋勇战“疫”的“逆行风采”。
一个汉堡,一杯咖啡就是她的“工作餐”
一个手掌大小的汉堡,一杯提神的咖啡,这是和平里街道民旺社区社工朱北平忙活了一上午,一天中吃的第一顿饭。当和记者的电话接通的时候,朱北平刚刚从坐了一上午的工位站起来,走出居委会的大门透透气。
那天是朱北平在社区坚守的第三天。三天前,朱北平被分配到社区疫情防控数据排查组。自那天起,白天排查数据,晚上敲门入户,成为朱北平的工作常态,她说:“大数据排查需要挨家挨户入户走访,落实到每一位居民。不在家的,我们需要打电话或者微信和居民取得联系,确保不漏一人。”
朱北平和社区20余名社工一起连夜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居民尽快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整整忙碌了一天两夜。直到第三天早6点,又奔波了一夜的朱北平回到社区,疲惫的她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早8点,响起电话铃声,朱北平从睡梦中惊醒,拿起电话,再次投入到大数据排查工作中。
自疫情发生以来,三年间,朱北平一直忙碌在社区防控一线。朱北平说:“希望疫情赶快退散,我和同事们能坐下来一起轻轻松松地聊聊天,踏踏实实地吃顿饭。”这是朱北平最简单的愿望,却也成为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最难实现的心愿。
自制“每日健康打卡”防疫小链接
麻利地穿上连身防护服、戴上一次性手套、正了正头上的防护面罩和口罩,天坛街道泰元社区社工于清同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和同事一起来到刚刚接到居家观察通知的居民家门口,“您先签署一下知情书。”于清同边安装门磁,边耐心地告知居民一些居家观察的注意事项。
34岁的于清同成为天坛街道社区工作者已有七个年头了,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开始,他就成为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骨干力量。于清同说:“昨天我们这儿就有三名密接人员需要转运,接到疫情专班通知后,我和同事们就抓紧时间联系保健站医生,通知居民做好集中隔离观察准备。”一通忙活,于清同和医生一起把密接人员安全送上救护车后,时针已经指向22点。“其实昨天也不算太晚的,春节期间我们曾经到凌晨5点还在转运密接人员。”于清同说,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管控是基础,服务是根本。
每天,于清同都会给居家隔离的居民打两遍电话,询问生活需求,协调物业帮助清运垃圾等。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也反反复复,两年时间,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的于清同也在积极思考,努力摸索疫情防控工作遵循的规律,运用自己所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小经验”,比如:通过WPS的共享文档功能,实现团队协作;依托大数据和自摸排,建立社区自己的疫情台账;利用WPS的表单收集功能,制作了“每日健康打卡”的小链接,被管控人只需通过小链接进行打卡,5秒即可完成,通过管理员后台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健康信息和打卡地址的定位。
于清同还建立了一些疫情防控微信群,如建立泰元社区疫情管控微信群,3名社工和物业经理轮班值守,24小时为被管控人提供解答和各类服务;建立泰元社区范围内涉及宿舍的企业和酒店疫情防控微信群,每天发布当天最新的疫情管控信息,同时为这些企业和酒店的客人提供政策咨询和解答。“这个群自启用起,泰元社区因酒店客人被拉走集中隔离的数字一直保持为零。”于清同说,“社工的职责就是护卫一方平安,我们辛苦些大家就踏实些。”
迅速响应支援核酸检测
“下午需要支援北京二中核酸检测,我们马上走,要赶紧和学校对接。”中午11点,朝阳门街道竹杆社区社工赵碧婵正准备吃午饭,就接到了需要支援核酸检测点的信息,为了下午的核酸检测顺利进行,她和同事马不停蹄地来到北京二中和学校负责人沟通核酸检测的具体工作内容。
确认学生信息、组织好学生队伍、注意保持社交距离……赵碧婵和同事细心梳理好每个流程,下午2点,位于学校一处地下篮球场的临时核酸检测点正式开始了检测。“同学,你是这一小组的组长,你们的信息我们都已经确认好了,你把这组的核酸检测管交给医生就可以。”为了确保信息正确,赵碧婵总会记得向排在第一名的学生叮嘱一声。“学生们都非常配合,我们也尽量快速、准确地核实好信息,让学生们能够尽快完成检测。”赵碧婵说。
下午6点左右,1700余名学生在竹杆社区社工和学校老师的有序引导下,顺利完成核酸检测。返回社区时已是下午6点半左右,来不及休息,赵碧婵又马上开始了社区排查工作,“忙起来其实就想不起来吃饭了,因为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越快时间确认好居民的返京信息,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把控就能够越准确。”面对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赵碧婵的手机时刻处在24小时待机状态,“有什么紧急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要成为保障工作的有生力量。”
为了让辖区居民能够快速了解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情况,赵碧婵第一时间将最新政策发送至居民微信群中;居民健康宝有了弹窗来社区求助,赵碧婵会仔细确认返京信息……今年3月,是赵碧婵成为社工满一年时间的纪念月,她坦言:“作为社工,能够将现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报记者 边磊 通讯员 王慧雯 李冬梅 刘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