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党员先锋的“初心红”、志愿者的“行动蓝”、执法监督员的“环保绿”、“半边天”的“巾帼粉”以及“分小萌”志愿家庭的“志愿黄”,五种颜色融汇、五种力量集结。昨天,记者从大兴区获悉,为让垃圾分类工作能够更加有效推进,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及社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焕发出全民参与的“五彩风景”。
垃圾分类动员难?
五种力量“全发动”
兴宇社区建成于2015年,现有6个生活垃圾分类桶站、3个可回收物小黄狗、3个智能垃圾桶等,虽然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完善,但是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之前我们都是社区守桶志愿者和物业垃圾分类指导员参与分类工作,分类也逐渐显出成效,但是我们还是想提升大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毕竟垃圾分类是一项群众工作。”兴宇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娜介绍。于是,张娜就想到了社区的“五色”志愿者。“每个团队背后都是一批关注社区发展的志愿者,我们何不以点带面,让大家都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
在街道及社区的动员下,党员先锋引领的“初心红”率先加入,在参与桶站值守的同时,党员们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并以党支部为单位,动员党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在“初心红”的引领下,“行动蓝”志愿者、“巾帼粉”志愿者、“环保绿”执法队纷纷加入,与“分小萌”的“志愿黄”家庭队伍共同充实垃圾分类力量,每个颜色的志愿者都参与值守,为桶站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的颜色。
分类习惯养成难?
多样视角“全观察”
垃圾分类是一种分类习惯的养成,分类问题也是各有不同,甚至需要“点对点”指导监督。在兴宇社区“五色”行动模式助推垃圾分类过程中,一本汇集了垃圾分类问题和经验“宝典”的记录本成为了重要工具。
这个记录本上设置了问题反馈区、意见建议区、社区研讨意见区及最终解决办法区,志愿者们在记录本上写下问题反馈与意见建议。社区每周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就本周“五色”志愿者工作中的意见记录进行分析汇总,针对难点问题开展探讨交流,随后召开“拉家常”等形式的专题议事会,将最终确定的解决办法记录在“宝典”上。
“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小问题、小细节,是培养分类习惯养成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我们的志愿者在桶站值守时细心观察、耐心指导。”张娜说,每个团队的志愿者都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宝典”则将大家的观察汇集起来,比如巾帼志愿者会从个人带动家庭垃圾分类的角度倡导从源头开始分类、执法督导工作人员会更加注重惩处方式的实施、“蓝马甲”志愿者则更关注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来自五个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原本有自己服务的特点和领域,因为垃圾分类工作汇聚到一个平台,通过不同的视角,发现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问题,全方位观察并提出改善举措,集各方意见于“宝典”,让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推动的“全民行动”。
如今,这本《社区垃圾分类记录本》以志愿者们不同的观察视角,记录着推进垃圾分类的时代印记,成为在社区推进垃圾分类的“教科书”。
志愿服务坚持难?
街道统筹“全指导”
目前,“五色+宝典”垃圾分类动员模式已经运行一周,共有60余名志愿者参与,且仍在持续报名中。为了全面、持续地发挥“五色力量”志愿者的作用,街道主管部门全程参与、指导、跟踪、监督,定期听取兴宇社区关于“五色力量”桶前值守工作进展、工作效果的汇报,并联合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志愿者进行桶前值守岗前培训,街道综合执法队就垃圾分类执法进社区进行讲解。在垃圾分类工作研讨创新上,突出一个“实”字、在广泛动员居民参与上,突出一个“全”字、在加强指导规范上,突出一个“合”字,形成了街道全程统筹,专业力量培训指导、志愿者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下一步,天宫院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继续夯实“五色+宝典”工作模式,打造垃圾分类样板社区,总结经验、完善体系,将一套成熟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法,复制推广到更多社区,力争在“五色”上继续“添彩”,让高质、高效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天宫院遍地开花。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