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知道“基因”的威力,像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这些问题,都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孩子。
拿肥胖来说,研究数据表明,父母双方中有一人肥胖,孩子发生肥胖的概率为 4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那孩子肥胖的概率就会增加到 70%,甚至是 80%。
这么说来,如果父母双方都不是胖子,体重都正常,那是不是就完全不需要担心会养出来小胖墩吗?
未必!
除了“遗传肥”,还需要警惕另外一种妈妈可直接带给宝宝的肥胖风险——“娘胎肥”,也就是妈妈在怀孕期间体重超标,会增加孩子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
“娘胎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如果宝妈在孕期总是害怕肚里的宝宝营养不够,吃得过多,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了,宝宝出生以后就极有可能是个小胖孩。
另一种是,如果妈妈在孕期营养摄入不够,增重不足,导致宝宝出生后需要快速赶上生长,这也可能增加孩子成为小胖墩儿的风险。
所以,孩子肥胖未必都是基因遗传惹的祸。
换句话说,如果妈妈们都能在孕期保证合理的营养和适宜的体重增长,将孩子的出生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5~4千克,平均为3千克),完全有机会帮孩子从娘胎里开始降低发生肥胖的风险。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预防孩子发生“娘胎肥”呢?
孕妈体重增长要适宜
要重视妈妈孕期营养和保持适当身体活动,监测孕期体重变化,保证孕期体重的适宜增长。
平均而言,孕期总增重约12千克较为宜,其中孕早期增重不超过2千克,孕中晚期每周增重约350克。
孕前体重较低的准妈妈孕期增重可稍多,孕前超重/肥胖的准妈妈孕期增重应少一些。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不仅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也是预防儿童肥胖的关键措施。
应做到尽早开奶,按需哺乳,直接喂养而不是用奶瓶喂养,坚持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在添加辅食同时母乳喂养持续到2岁。
适时适量添加辅食
在孩子满6月龄时及时添加辅食,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辅食食材应优先考虑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包括肉、蛋、鱼、禽类动物性食物;同时,需重视辅食添加的食物多样性。喂养时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马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