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由于面对的是残疾人运动员,作为主办方最突出的一个任务就是服务,帮助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无障碍地比赛、生活。对于那些肢残运动员来说,假肢、轮椅都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破损需要最及时的修补。在冬残奥的赛场,就有专门的假肢维修站。维修站有40多名维修员,他们都隶属于一家冬残奥服务供应商,这些维修员来自12个国家。尽管国籍不同,但他们的目标一致——让运动员更安心地比赛。
德国人波波夫就是在冬残奥会上负责修理假肢、轮椅的维修员,但他与其他维修员又有很大的不同,波波夫本身就是残疾人、假肢使用者。更为传奇的是,波波夫还是当年的残奥会冠军,他的运动生涯是十分辉煌的。小时候因为患病截肢,波波夫失去了小腿,但这并没有磨灭他对运动的热爱,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波波夫上一次来到北京,正是15年前的北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波波夫拿到了残奥会的田径100米银牌。4年后在伦敦,波波夫登上了最高领奖台。2016年里约残奥会,波波夫还拿到了跳远项目的金牌。
假肢在波波夫的运动生涯中是最亲密的“伙伴”,也许是切身的经历,使得波波夫更加认识到假肢对于残疾人运动员的重要性。在退役之后,波波夫成为了一名假肢维修员。冬残奥会有些对抗很激烈的项目,比如轮椅冰球,运动员的假肢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为残疾人运动员,波波夫更能理解他们的心理,但假肢出现破损时,运动员会感到不安。这时,波波夫除了去修理假肢,也会用言语去安慰运动员。
北京冬残奥会前,波波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虽然这次他不会参加比赛,但会带着快乐、开放的心态,和运动员们一起享受每一分钟。我们正在创建一个网络社区平台,让所有有截肢经历的人都能聚集在这里,相互支持,分享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想通过这个平台发出残疾人的声音,并将这种互相理解传递下去。”从残奥冠军到假肢维修员,这何尝不是波波夫运动生涯的延续呢?
□本报记者 段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