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全国两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数”读报告,看民生新获得
进一步加强幼儿学前教育
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
建立罕见病慈善专项医疗救助基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剑平委员:
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

 

近年来,在疫情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摆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农学院院长周剑平建议要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

周剑平指出,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增量是之前的4-5倍,将创下毕业生人数最高、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大两个历史,就业难度将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广阔的天地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周剑平表示,在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之时,农村农业大有可为,应鼓励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头人。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能为大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为此,周剑平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当地政府加大对当地生源的关注度。每一个人都有家乡情结,许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为家乡服务对大学生来说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也更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认同感。市县镇政府应该拿出求贤若渴的态度、三顾茅庐的勇气对待人才。利用假期组织当地大学生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广泛的交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学生进行调研,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关心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情况,宣传当地“十四五”时期以及较长时间的发展前景、表达希望他们返乡创业的强烈愿望,用乡情感动人,用事业激励人。

二是加强高校就业辅导,做好返乡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之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是高校的使命。在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上,培养、鼓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农科大学生光荣的时代责任。周剑平建议高校要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到乡、镇、村实现自我价值,做到学有所用。农业院校在学生实习期间就可以让学生在当地实习,帮助调研、分析研究农村农业问题,了解影响乡村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瓶颈问题,为当地政策制定、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发挥好指导老师的作用,共同为农村农业发展诊脉、开药方。

三是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地政府要充分调研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难之处,提高为返乡大学生服务的意识,在优化创业环境、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上下功夫,建立促进返乡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创业提供优惠政策。特别是中西部以及其他欠发达地区,周剑平建议要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比如,可给去欠发达地区乡镇工作的大学生一定的补助,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惠和服务保障。他希望有关部门及相关地方政府就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进行细化,真正让政策可落地、可见效、看得见、摸得着,从而鼓励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本报记者 余翠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