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构建环境治理新优势 帮市民解决身边“小事”
研训融合打造乡村教育发展“房山模式”
回天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又添一位新成员
用诗词之美点燃学生思想之光
通州区城管执法局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沟乡村教育联盟建设四年实现“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研训融合打造乡村教育发展“房山模式”

 

2017年9月,由北京市教委和房山区政府整体统筹,北京教育学院与房山区教委合作成立“房山区美丽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建立房山区北沟乡村教育联盟。四年过去了,联盟建设效果如何?师生是否真正受益?日前,记者走进这里一探究竟。

该联盟共有8所不同学制的成员校,包括四一学校、坨里中学、霞云岭中心校、史家营中心校、大安山中心小学、佛子庄中心小学等中小学,办学基础、地理位置、师生样态等差别极大,学生多的达到1400人,少的不到百人;从城里到达联盟校最近的48公里,最远的82公里。

对此,北京教育学院注重研训融合,把学校特色建设和核心变革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有机结合,开展美丽乡村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设计了八大工程,开设专门的培训资源共享通道,对每所学校进行综合诊断与特色改进。

比如8所成员校共同建立品牌建设工程,实施“一校一品”整校推进;立德工程聚焦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师德建设;利用北沟自然人文特色资源开发北沟特色课程群;亮蓝工程致力于提高各校9大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青苗工程从艺术、科技、体育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的办学格局,整体提升各成员校的办学质量。

在房山区北沟乡村教育联盟品牌建设项目总结研讨会暨首都乡村教育发展论坛上,北沟乡村教育联盟展示了四年来的研究成果,与会者共同探讨和畅想首都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实验学校符金枝校长感慨,四年来,在北京教育学院专家团队的帮助下,8所成员校重构课程体系,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其中史家营中心校的“百花齐放”课程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百所“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四一学校相继开发了学科拓展、兴趣涵养、科技创意等六类48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坨里中学高考成绩优异。

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李雯处长介绍了项目实施历程。她说,北沟乡村教育联盟建设已形成首都乡村教育发展的“房山模式”,乡村学校焕然一新,本地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呈现了“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良好态势,为首都乡村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

在圆桌论坛环节,8位联盟实验校校长共同解密“美丽乡村教育发展的密码”,共议美丽乡村教育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

□本报记者 任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