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日三餐, 你的蛋白质吃够了吗?
坚果平均每天吃10克
羽绒服一冬洗1-2次即可
别再用卫生纸擦嘴了
冬至养生注意闭藏和休养
汤泡饭不利于消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至养生注意闭藏和休养

 

冬至,又名“数九” “冬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中国农历一个重要节气。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阳气萌生,阴阳交精,始成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所以在古人眼中,冬至宜静不宜动,闭藏和休养应是冬至养生的主题。

起居调养——早睡晚起,防寒保暖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孙思邈曾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故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晚起可养人体阴气。但睡觉时不要贪暖、贪久而“蒙头大睡”。首先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空气变得混浊不堪,对身体不利;其次成人正常睡眠保持在6-8小时即可,延长后也要控制在10小时以内起床,才能顺应晨起阳气生而动的规律,并保证晨间早餐时间。特别提醒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早上8点以后阳气渐足、气温上升后,以免因寒气太盛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关节疾病等。

饮食养生——多食温,少寒凉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这个时期可以选用一些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肉类与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原料做成药膳来食用,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情志养生——精神安静,心情愉悦

情志方面应当顺应冬季“藏”的特性,保持精神安静,心情愉悦,控制情绪波动,勿过喜过悲、过思过忧、过惊过吓,过度的情绪变化容易扰动内藏的阳气,甚至耗散阳气,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安神定志、清心宁神,才能使机体和外界环境保持相应的平衡,以达到减少疾病的目的。

冬至养生小贴士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提高身体抵抗力显得非常重要。大多数人更想在冬至进补的大好时机好好补益一下,但不是人人都适合“补益之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冬至进补之禁忌:

一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的补法,运用的原材料是有差别的。

二忌慕名进补 黄芪鸡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药膳汤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如果是阴虚燥热、痰湿郁结之体则暂时不能服用。

三忌无病进补 无病盲目进补不仅不会带来益处,反而伤害身体。如仅是常规食用,一定要控制在适当量即可。

(张倩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