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动车医院” 为冬奥保驾护航
庙城镇源头减量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延庆1400余人走上“冰雪岗位”
永定楼前起舞 迎接魅力冬奥
中关村科学城高科技企业职工联谊觅佳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庆1400余人走上“冰雪岗位”

 

“从事今天的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意外,没想到有一天我能站在冬奥赛场上,用我的技术为各国顶级运动员做好服务保障。”国家速滑馆制冰师王诗存说。

王诗存是延庆人,此前是一位面点师,开了一家主食坊。虽然自己是老板,但他坦言收入不稳定,就挣点辛苦钱。“那时我每天就是上班‘蒸馒头’,下班‘热炕头’,也没想到北京举办冬奥会能给我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化。”他说。

2019年,王诗存偶然在手机上看到延庆开展“五年十万人次大培训”的推送消息。“消息中说只招延庆人,不收任何费用,学习技能丰富,学好了还能推荐工作。”正好那段时间王诗存觉得主食坊不好干,就跟媳妇一商量,把店一关,跑到区人力社保局报了名。

因为延庆在服务保障冬奥会,所以很多培训都是以冰雪为主,比如制冰师、滑冰教练、滑雪教练等。王诗存最感兴趣的课程就是制冰和浇冰。“除了理论课,我们还经常到冰场上自己动手体验制冰和浇冰的过程,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核心技巧。”经过半年左右的系统培训,王诗存顺利完成了结业考试。

有了过硬的技能,今年9月,王诗存顺利入职北京华体科创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被直接派到了国家速滑馆从事体育工艺运维服务工作,成为了一名“冰丝带”里的制冰师。

从蒸馒头的师傅到“冰丝带”的技师,王诗存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也实现了人生轨迹的转折,这一切都源于延庆的“五年十万人次大培训”。

据延庆区人力社保局臧文柱介绍,为了让更多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同时更好地服务保障赛会、促进延庆产业发展,2018年5月,延庆区启动了“五年十万人次大培训”行动。截至目前,已提前一年完成了培训任务,累计培训10.16万人次,培训人群覆盖了全区所有社区村,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训了5.11万人次,实现培训后就业7000余人。

其中,重点针对冬奥会,超前对接、深挖“冰雪岗位”,对标冬奥服务标准,开展滑雪教练员、浇冰技师等冰雪技能培训6508人次,外围服务保障培训3.75万人次,促进1400余人走上“冰雪岗位”。

□本报记者 周美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