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动车医院” 为冬奥保驾护航
庙城镇源头减量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延庆1400余人走上“冰雪岗位”
永定楼前起舞 迎接魅力冬奥
中关村科学城高科技企业职工联谊觅佳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运输能力 实现“智能京张”
“动车医院” 为冬奥保驾护航

 

“命令下达,开始作业。”一声呼喊打破夜晚的宁静,中铁六局电务公司呼和通号项目部的建设者们立即展开行动,在零下10℃的京张高铁北京北动车所内外挑灯夜战,安装应答器、道岔转辙机,调试信号设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保障冬奥交通运输做着最后的冲刺。

提升运输能力

为冬奥保驾护航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输保障重要枢纽京张精品亮点工程之一,北京北动车所主要承担京张高铁始发动车作业,被誉为京张高铁线上的“动车医院”。建设者们在最前线挑灯夜战,12月13日、14日,经过2天、共计480分钟的奋战,北京北动车所提升运输能力改造工程准时开通。

该工程位于京张高铁始发端,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要配套工程,主要承担京张高铁始发动车作业。之所以要对北京北动车所进行升级改造,是因为调车出入库模式与所内存车能力不匹配,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批次运行作业。

为了提升“动车医院”的存车能力,项目部引入“中国技术”,在动车所新设具有“中国特色”的CTCS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纳入北京局京包客专京昌台统一管辖,将调车出入库模式改为列车出入库模式,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4分钟缩短为20分钟,入库能力提升70%,可以更好地承担冬奥会带来的繁重运输压力,帮助京张高铁动车组变得更快捷、更高效。

科技赋能

实现“智能京张”

京张高铁不仅拥有便捷、高效的优点,“智能”也是一个醒目的标签。实现“智能京张”,自然少不了科技的赋能。项目部在动车所内新设“动车组360度智能检测系统”,可以进行车顶、车体及走行部高清图像监测检测单元、车轮踏面图像检测、闸片在线动态检测、动车组风机异响检测等,进一步优化“机检”模式,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快速“体检”,为施工现场插上“智慧”翅膀。“目前,北京北动车所检修模式是当前轨道交通领域智能检修的最高水平,为此,建设者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项目经理王志军脸上写满自豪。

为实现“智能京张”这最后一环,项目部迅速调配精干力量,组建管理“智囊团”,针对CTC、CCS、联锁系统等联调试验19次,解决技术问题3项,扫清安全隐患10项。全体建设者怀揣着奋斗者的初心和梦想,坚守一线,克服高铁施工标准高、有效作业时间短、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大等诸多困难,90天内完成重点工作量。

吹响“集结号”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墙”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疫情防控决不可小觑。”项目党总支书记宋义号召全体建设者扛起防控责任,吹响防控“集结号”,采取闭环式管理,连续70天无一人休假出京,全部坚守一线,有序施工;加强日测温、日消毒、查“三码”(行程码、健康码、首都防疫码)等常规防控措施实施力度,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墙”,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运输能力改造工程的全面开通,标志着北京北动车所出入库能力升级全面完成,打通“智能京张”最后一公里,为京张高铁提供良好的运营状态和优质服务做好切实可靠的运输保障准备,为“智能京张”品牌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石海芹 通讯员 任肖琳 刘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