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维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模律师讲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维权
拒绝受伤成因鉴定 不能认定工伤
加班工资不能以“员工自愿放弃”为由拒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受伤成因鉴定 不能认定工伤

 

编辑同志:

我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受伤后申请了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因无法确定我受伤害是否与工作有关,遂要求我进行司法鉴定。因我拒绝进行司法鉴定,其便作出了不构成工伤的决定。

请问:在用人单位不能证明我受伤害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情况下,我不进行司法鉴定,社保部门可以认定我不构成工伤吗?

读者:武小琳

武小琳读者: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决定并无不当。

一方面,职工在工伤认定中也有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该规定表明,只要用人单位无法证实不构成工伤就必须以工伤论处,而事实并非这样。

《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中,可以进行以下调查核实工作:(一)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二)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三)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调查核实工作的证据收集参照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执行。”

《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因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审查职工是否“因工受伤”,审核职工所举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等。也就是说,职工并非完全无需举证。

另一方面,职工举证不能需承担不利后果。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当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需要确认伤情与工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自然可以进行司法鉴定。

《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其中的“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表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各方提供的证据和自我审查的证据,既可以做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也可以做出不认定工伤的决定。如果职工拒不配合,当然于己不利。

廖春梅 法官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