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李支书二三事
母亲的眼泪
写给大自然的深情告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支书二三事

 

清晨,火红的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伴随着袅袅炊烟,沉睡了一整晚的小辛庄又苏醒了过来,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一大早,一阵吵嚷声打破了这份静谧美好。李支书家门口,“今天你不给我解决,我就吃住在你家不走了!”村里70多岁的张大娘和李支书说道。“张大娘,这么早就起来了呀?啥事儿把您气成这样啊?”“我儿子不给我送饭,不给我钱花!”李支书一听,赶忙把张大娘扶进屋里,安顿坐好,详细问了下情况。

原来,张大爷去世的早,张大娘既当爹又当妈的把俩儿子拉扯大,现在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俩儿子儿媳本该每天轮换着给送饭照顾,可是却互相推脱,都不管老人了。

李支书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太不像话了!”他连忙联系张大娘的两个儿子儿媳,严厉批评教育了一顿,解说了法律法规,最后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赡养老人不仅是责任,更是义务,俩儿子儿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拟好了赡养老人的计划,一家人满意而归。

村里张柱子因患小儿麻痹丧失了劳动能力,是村里的贫困户,李支书经常到他家里进行帮扶。这天,村里刚为张柱子换了窗户,并送来了轮椅。张柱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直说“感谢党和政府还想着我”。当提起李支书,张柱子说:“他可是我们贫困户的主心骨,只要有困难了,打个电话就到。虽然我丧失了劳动能力,但如今我有村里的分红,日子过得不成问题。李支书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我们很知足。”

贫困户王超和妻子都是残疾人,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可自从成了帮扶对象后,王超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书记真抓实干的作风感动了全体小辛庄村民。

李支书当干部从不假公济私。他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城里招工或安排好的工作,从来都没有他们的份儿。村里建了一个小学,缺一名教师。那时,李支书儿子刚好毕业,在家赋闲,本人也有教书育人的意愿,就央求父亲给自己安排个教师的职位,李支书没有同意。考虑到邻居王喜家里有个盲人父亲,生活比较困难,李支书安排王喜当了教师。李支书的儿子听说后,气得几天不理父亲。李支书主动找到儿子,耐心地劝导他:“咱不能当了共产党的官,就假公济私。有好处的事应该先让给困难群众。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忠诚老实,与人为善,不能光想着自己,那样就会脱离群众。”

夜静了,小辛庄渐渐寂静下来,伴着点点星光沉沉睡去。可李支书没睡,还在写美化小辛庄的计划。关于李支书的故事还在每天上演,他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他只有初心不改、本色不褪。他放不下的,永远是100多户小辛庄村民。

(朝阳区总工会推荐)

□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南校 张春苗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