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永远在路上
昼出耘田夜绩麻
领略大师笔下的文物魅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略大师笔下的文物魅力
——读《中国文物常识》
 

汪曾祺说:“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这个沈先生,是沈从文。朱先潜说:“(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带着崇拜敬仰之情,我们翻开《中国文物常识》这本书,领略一个文学大师和文物专家的真正风采,领略大师笔下的文物魅力。

沈从文,当代作家、文物研究者,曾在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史料与实物,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沈先生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文物、论述文物,并带有个人主观意见和思考。本书涵盖古人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化生活、工艺美术等内容,更是具体到古代玉石、陶瓷、玻璃、镜子、漆器、扇子、刺绣、服饰、龙凤及鱼的图案等的演变和发展。

陶瓷是我们常见的器物,书中介绍的陶瓷色彩令人大开眼界,仅色釉部分,记有茄皮紫、葡萄紫、宝石红、豇豆红、苹果青、瓜皮绿、孔雀绿、松绿、葱绿、洒蓝、天蓝、乌金釉、芝麻酱釉等。这些自然界的颜色,在瓷器上完美呈现,是其艺术价值极高的原因之一。沈先生这种带有极强鉴赏性质的描述,令人耳目一新。

谈到工艺,书中说“马鞍镫具使用金银加工,表现美术的要求,必然是汉代文景以后,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加工技术类多,各有不同名称。白居易诗‘黄夹缬林寒有叶’,又说‘成都新火缬’,就实物和文字联系分析,可知染缬盛行于唐代,技术也成熟于唐代。”沈先生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娓娓道来讲解中国文物相关知识,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他的严谨、专业以及认真的研究态度。

谈到文物演变和发展,沈先生既不乏专业研究以及分析,又兼顾到了多数读者并不具备文物专业背景的实际情况,有故事、有引用,还有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

无论是单纯作为一位作家去写生活、写感情,还是作为一名文物研究者去研究、总结文物研究工作,沈先生都是位尊重文字、尊重语言的大师。谈到古人的胡子,他从文物方面解读:古代男子并不一定必需留胡子;胡子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或美学观影响,的确逐渐被重视起来了;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晋、唐以来胡子式样有了新的变化,但官员百姓不一定留它,这种风气一直继续到晚清。这种角度好的解读,独辟蹊径、难能可贵。

张充和道:“有人说沈从文不写小说,太可惜!我以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那才可惜!”的确如此。沈先生文学功底深厚,观点独到,书中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凝聚了中华智慧,其研究填补了我国文物史上的空白,体现了大师的真正风采,是本颇佳的文物鉴赏、收藏及美学熏陶的文物常识入门书,也是本能帮助我们丰富文物知识储备、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读本。

□甘武进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