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重阳忆外公
重阳糕·菊花酒
登高赏菊 情暖重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阳糕·菊花酒

 

金秋送爽,红叶漫山,又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家探望老人。除了陪伴父母登山赏菊外,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莫过于母亲蒸的重阳糕、酿的菊花酒了。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是汉代《西京杂记》对重阳节风俗习惯的描述。其中“蓬饵”便是重阳糕,它是以芳香植物蓬草和米面合制成的蒸糕。小时候,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重阳糕了。这种专属于重阳节的食品既好看、又好吃。家乡人又称之为花糕、发糕、菊糕。糕与高同音,吃糕是取其“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节之际,母亲提前准备好各种食材,多做些花糕以孝敬长辈、馈送亲友。花糕以米粉蒸做,双层中夹以板栗、大枣、桃仁、瓜仁、莲蓉、花生仁等为馅儿,每铺一层米糕夹层馅儿,共九层,象征“九重天”。母亲不但手艺好,还会变着法儿做出一些花样儿来:有白面发酵后层层加果脯、豆沙的千层糕,呈圆锥形,顶上插彩旗,隐喻为茱萸;还有用江米面、玉米面加山楂、陈皮、蜜饯、花瓣烤制的多色花糕,印上“福”和“寿”字,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之意。

蒸好后的花糕,圆圆的形似一座五光十色的宝塔,热气腾腾地散发浓郁香气,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增。馋得我顾不上烫就想伸手去抓。母亲在旁边看了,眉开眼笑地说:“别急啊,小馋猫,要先给爷爷奶奶献上一盘重阳糕,祝老人健康长寿。”我便乖乖地取上一盘送到爷爷奶奶身边,老人们接过花糕,乐呵呵地一边品尝,一边用一块糕搭在我的头额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小孙孙事事皆高。”

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花糕时,母亲给我们讲述重阳风俗的来历,教导我们从小要尊敬长辈。母亲还常常让我们给街坊邻居们也送上几块,嘱咐我们好的东西要学会与大家分享。我从母亲的身上,看到了她敬老爱老的品行。吃着母亲做的重阳糕,一份浓浓的爱与温暖在心底荡漾,有着说不出的幸福与甜蜜。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除了重阳糕,饮菊花酒也是重阳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在古代,菊花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而“九”与“酒”谐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饮菊花酒的说法。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有明目、治头昏、降血压、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之妙。

酿菊酒并不复杂,九月初九这天,母亲一大早就采了含苞待放的菊花和青翠的枝叶,洗净加水煎汁备用。然后,将浸泡好的糯米和菊花汁混匀蒸熟,冷却后撒上酒曲拌匀,装入瓷缸中封口,四周用棉被或稻草围严保温发酵。等菊花酒醇好了,揭开坛子,一股甜甜的酒香气就弥散开来。

母亲酿的菊花酒,色泽澄黄晶莹、清澈透明,香气幽雅悦人。她说,重阳节酿的菊花酒有多种养生功效,小孩子也可以喝一点。当一口菊花酒入口,再佐以一道用自家饲养的土鸡炒的菊花辣子鸡,那酒的醇香、菜的辣香,和着满院菊花的幽香,让人大快朵颐,不忍停箸,唇齿间满是芬芳宜人的味道。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儿时重阳,今又重阳。这个重阳节,我也想让父母尝尝我亲手做的重阳糕、菊花酒,让敬老孝亲的爱永远延续下去。

□钟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