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养老服务有态度更有温度
裴一宁:哪里需要就“钉”在哪里
北京榜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养老服务有态度更有温度
——记北京市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项目负责人王名宇
 

王名宇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用了近10年时间,从接触这个专业到成为了专家。问及为何能一直坚持从事养老事业时,身为北京市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项目负责人的她说:“因为‘热爱’。”

耳濡目染

立志从事养护行业

1994年出生的王名宇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立志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她,让身边许多人难以理解。

王名宇说,她喜欢老年护理专业是受家人影响。她的爷爷长期卧病在床,多年的照护都是王名宇的母亲来做。“无论洗衣喂饭还是洗脚擦脸,妈妈像亲闺女一样照顾爷爷,我两个姑姑都自叹不如。那时候我就想,以后也要像我妈一样。”

儿时埋在心里的小小种子深深扎了根。高考后,王名宇的成绩不错,选择热门、好就业的专业都不是问题,她却坚持报考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读养老护理专业。“家人听说我选择学养老护理专业时,特别反对,我妈背着我偷偷哭了好多次。家里人也劝我,‘这行太苦了,伺候老人没什么前途’,我却下定了决心。”

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习期间,王名宇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一些街道养老驿站、民办养老护理机构做志愿者。毕业前夕,她因品学兼优被劳职院推荐保送本科,但那个时代养老护理专业没有本科学制,只能保送工商管理专业,王名宇丝毫没犹豫就放弃了保送的机会。“老师听说我的决定后松了一口气,跟我说:‘我没看错人,你就是干这行的苗子。’”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王名宇没有选择干净轻松的社工工作,而是坚持扎根一线做一名护理员。当时她负责的一层楼里有30多位老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半自理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老人的吃喝拉撒、洗澡、排泄、皮肤护理,只要在养老院里涉及到的照护工作,我都会仔仔细细做好。”

专业过硬

从学技能到当讲师

2014年底,王名宇回到母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封闭培训,备战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竞赛。凭借多年的勤学苦练,2015年5月,她获得了养老护理技能竞赛组一等奖。

获奖后,王名宇“出了名”,她的平台也更宽了。一些养老培训学校想找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门邀请她到全市各个区进行授课,在每个区的养老机构里住上半个月,给护理员上课、做教务。后来,她着手学习承接一些养老行业的政府项目,报项目、写方案、做预算、招投标、迎接审计检查……负责这些琐碎的工作磨练了王名宇,也让她明白了养老机构运行的整个闭环,成了真正的专家。

2016年以来,王名宇在单位担任过项目部负责人,以“青春养老人”的身份参与了北京市养老护理人才体系建设,还参与了北京市相关岗位培训类各类教材编写、科研及社会服务等项目,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坚守初心

照护好每位老人

作为一名养老护理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更要有耐心和爱心,这一点王名宇深有体会。在照护老人生理健康的同时,她更懂得对老人进行精神照护。

在照护老人中,一对“忘年交”康老先生夫妇对王名宇影响很深。康老先生夫妇都住在养老院,康爷爷患帕金森症,有轻微的失智。“一天早上,康爷爷就站在窗前望着窗外,一直哈哈大笑,我就问他:‘康爷爷,您在看什么呀?我今天没戴眼镜’。”听王名宇说没戴眼镜,康老先生告诉她:“你看树上有好多猴子,在给一只小狗开追悼会。”老人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窗外不存在的大树和猴子,描述了特别丰富的细节,见王名宇不像其他护工一样“搪塞”他,老人高兴地说:“还是‘大个儿’对我好,不像他们都糊弄我。”王名宇解释道:“老人在出现幻听幻视的时候,你不能直接说看不见,这样会刺激到老人,可能会排斥护理员的帮助和照顾。”

记者在跟随王名宇参观养老院时,正赶上一位失智老人在电梯口徘徊,老人嘴里不住地嘀咕,见王名宇经过,突然扑上去扯住她的衣领不松手,旁边两位护工都拦不住她。王名宇一只手拉回衣领,另一只手轻轻拍着老人的胳膊说:“阿姨喜欢我的衣服,一会儿咱们去你房间,我把衣服脱下来给你穿。”安抚了将近5分钟,老人才满意地松了手。

王名宇说:“这种情况很常见。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我就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我爱这个行业,也愿意在养老护理岗位上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晶 通讯员 崔宏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