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两弹一星’元勋以戈壁为家,以艰苦为荣,心中装满历史的责任和创业的豪情,再苦心中都是甜的。这就是艰苦的真正含义——壮烈而不悲凉,艰辛但并不无奈!”面对央视的摄像机侃侃而谈,丝毫不见新手的紧张,就像在讲台上一般挥洒自如。这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一位工作仅三年就已三上《百家讲坛》的青年思政课教师。
付丽莎2018年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进入北航工作。作为北航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思政课教师,她说自己很幸运得到前辈教授的推荐,其实,机遇固然很重要,但也与她自身的刻苦努力分不开。
付丽莎每学期要为至少4个本科班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平均一个班120人,还有部分研究生的专题课。不是思政教育“科班出身”,她用勤学苦练来弥补不足。看书、听课、备课,仅北航思政名师高宁教授的课她几乎就旁听了一学年,还参加了北京市思政课教师集体培训,汲取各种案例和讲课思路。她的脑海里随时随地可能冒出供备课的点子,然后飞速记下放到备课资源库里,家人笑她是“走火入魔”。
她喜欢搜集一些伟大人物的平凡小事,来说明一些大道理,比如时尚个性的“天眼之父”南仁东,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的名句等,她在课上讲述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伟人也是普通人,但他们坚守初心、矢志不渝,最终成就其伟大,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伟人的距离,使思政案例更加鲜活,有说服力。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付丽莎发现这一代青年成长于中国崛起的好时代,非常爱国,但可能不了解中国如今辉煌的背后经历过什么,对于未来也缺乏明确深刻认识。所以她会讲述国家艰辛的奋斗道路,同时告诉学生新一代青年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如何应对“卡脖子”技术等现实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要承担的时代重任。
付丽莎还有一个教学特点,就是把行业特色融入课程中,通过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历史和案例,以行业历史讲中国历史,用行业精神讲中国精神。
时不时有学生表示对未来发展很迷茫,付丽莎就一边讲北航历史,一边创造机会让学生采访戚发轫院士、王永志院士等杰出校友,请他们回答学生的困惑。她也会挖掘一些青年学子立志当航天人的故事,为还在迷茫期的学生树立朋辈榜样,引领学生做好人生的选择。她还设有专门的答疑邮箱,有一个学期,她给学生回了488封邮件。
曾有调查显示,学期初有近1/4的学生对思政课不太认同,到了期末这一比例降到7%,让付丽莎很欣慰。“思政课一定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贴近实际、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真正回应学生困惑的问题,只有走近学生才能引领学生。”付丽莎直面争议话题,比如内卷、炫富、大学生心理问题,甚至美国大选,学生都可以在课上分组从不同侧面进行讨论,这种课堂展示环节备受学生喜爱。
在每学年的匿名问卷调查中,一条条好评让她动容,“无数次热泪盈眶,无数次赞叹,思修课带给我好多好多,我会一直记得有个老师叫付丽莎”“一点都不水的思修课,好几次莫名流泪”“我对大学思修课本来没抱什么期待,但是第一堂课后,我就发现好喜欢这个老师。”……这些评价为付丽莎增添了无限动力。
天时地利人和,2019年暑假,表现突出的付丽莎被前辈推荐去央视《百家讲坛》。为此她读了四五十本“两弹一星”有关的历史书籍,还有一些纪录片和人物专访,顺利通过5分钟试讲,编导通知她参加20天后的录制,讲授《中国精神》系列之《“两弹一星”精神》。
时间紧张,她全身心投入准备中,边读边想边写,把日常积累的故事加工引申。钱学森、彭桓武……多位“两弹一星”功勋的事迹在她温婉又不失激情地讲述中生动再现,感人肺腑。文稿一共调整8版,终于得到导演的点头认可。
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栏目组顺势邀请她继续参与录制,就有了2020年的《载人航天精神》和《追梦太空》(第一季)。她今年还担任了教育部“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课”活动的授课教师,在央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中担任点评嘉宾,在团中央活动中和杨利伟一起讲授“天边”的故事。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心中播下报国的种子,未来开出照亮中国航天璀璨星空的花朵。这就是付丽莎的努力方向,她将继续沿此奋勇前行。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