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不负嘱托 践行初心
古人避暑 那些事
咸蛋香里说“芳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避暑 那些事

 

入伏之后,烈日把地面烤得滚烫,柏油马路晒得发软。树叶卷起,蝉在树上热得直叫苦,声音由高变低,沉重而缓慢。连鸭子都在河边树阴下乘凉,无精打采得连游泳都不愿了,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此时在家里吹着空调,成了最惬意的事情。那么,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避暑的呢?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一把扇子,可能是最能体现古人度夏之精巧的物品。

古代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但此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到了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已经相当流行。男女都用团扇,在酷热的夏季,几乎人手一扇,富贵人家的扇子则更多,扇面往往装饰精美,有名家山水书法作品。

“眼逢银色界,身落水晶宫。”炎炎夏日,冰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避暑神器。

中国的制冰技术非常先进,据考古发现,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可储存冰块的冰窖。距今大约3600年前,当欧洲人还在部落之间纷争时,中国人便已经开始藏冰,到夏天享受冰饮了。而到了战国时期,中国人还发明了“冰箱”,说是冰箱,不过是隔水冰镇的器具,现在的名称是冰鉴。可以在里面冰酒或者其他饮品,在夏日中饮上一口,堪称绝味。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大国”,而瓷枕也是古人的一种降温“利器”。

其实,我国使用枕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陈风泽陂》中便有“辗转伏枕”的记载。枕头作为日常睡眠工具,自古以来,材质繁多,类型各异。古时睡觉的枕头,与现时的大相径庭,除了最初的木枕,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原材料的丰富,逐渐有了玉枕、陶枕、漆枕、瓷枕、竹枕、布枕等硬枕头,尤以瓷枕最为流行。“瓷枕”的表面,通常还会有一层釉,摸上去就十分冰凉,而这也符合古人所推崇的“寒头暖足”的养生之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说起古人避暑的最高境界,那无疑便是五个字——心静自然凉。静坐在庭院中,屋子里也无需放置太多杂物,让身体放空,不去想人世间的纷繁琐碎之事,此时,窗边自有清风徐来。心若静了,暑便消了,这种豁达的心境,是我们今天的人少有的。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古人的智慧,早已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即使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时代,他们依旧安然度过炎炎夏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智慧与豁达,夏日悠长,凉由心生慢慢过!

□陈赫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