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没有错,但经济效益的产生是工人劳动的成果。如果工人在劳动中缺乏安全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经济效益无从谈起,企业还会额外损失。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更是无法用钱可以补偿的。
安全帽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单位劳动者的必备劳保用品,能够对人的头部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时起防护、减震作用,可谓工人头顶的“生命屏障”。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其中当然包括安全帽。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对一些工人而言,想从企业领到一顶能够保障“头顶安全”的安全帽并不容易。针对一些工地用多发补贴让工人自己买安全帽的做法,《工人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工人“头顶的安全”该谁“买单”》。这里的“买单”,当然不是指钱。
为什么要工人自己买安全帽?福州某企业负责人坦言:买安全帽的钱不是大的成本负担,安全帽背后的安全责任才是“负担”。就是说,企业很清楚,安全生产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责任压力。让工人自己买安全帽,无疑有转嫁责任的意图。否则,何以发补贴时叮嘱工人:“买质量好点的,安全问题你自己负责”呢?
但是,问题绝非转嫁那么简单。根据《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劳动保护用品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企业用发补贴的办法让工人自行购买安全帽,并不能因此撇清自己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这个责任不会因为帽子是谁买的就由谁“买单”,相反,企业还可能由于企图转嫁责任而承担更大的“成本”。
某些用工单位直言,采购劳保用品确保品质是件“麻烦事儿”,“网络平台上的安全帽产品多如繁星,什么样的安全帽能达到安全标准,我们自己心里都没底。”这话很直白,但更不负责任。负责采购劳保用品的企业尚且“心里没底”,让缺乏专业知识的工人自己去买,岂不是更陷工人于危险之中?企业都担不起的责任,工人如何担得起?!
企业果真不懂得选购合格安全帽吗?不妨旧事重提。两年前,一段名为“一线工人安全帽”的短视频显示,领导戴的红色安全帽与工人戴的黄色安全帽对撞之后,黄色安全帽顶部直接破碎,红色安全帽却完好无损,显然,工人的“安全帽”并不安全,甚至可能夺命。这段被称为“脆皮安全帽”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引起更多人对于工人安全的担忧,人们在指责劣质安全帽生产厂家“昧良心,发黑财”同时,批评的矛头也指向了那些不顾工人安危,自己却使用坚固安全帽的企业领导者:为什么领导与工人使用的安全帽在质量上有那么大差距?难道领导比工人更多地活动在施工现场?领导的命比工人更值钱?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差距,只能暴露出某些人视工人生命如草芥的黑心,这种黑心丝毫不比无良厂家逊色,它揭示的是“资本逐利的逻辑”。
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没有错,但经济效益的产生是工人劳动的成果。如果工人在劳动中缺乏安全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经济效益无从谈起,企业还会额外损失。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更是无法用钱可以补偿的。安全帽补贴背后是企业不敢担、不愿担的安全责任,但这个责任企业无可推卸,否则只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张刃